“羽”众不同!世界冠军刘小龙为新生上好体育“第一课”

撰稿:学生新闻社 王仪彤 陈心怡  摄影:学生新闻社 胡倩 曾言尘 学工部、团委 张倩瑜 青年融媒体中心 郉孟筠  
2025-09-08

  “体育让我增强体质,超越自我,最终变成强者。”9月4日下午,我校风雨球馆二楼座无虚席,2025级新生“五育”成长公开课体育专场在此精彩开讲。原国家羽毛球队队员、2013年苏迪曼杯混合团体锦标赛冠军刘小龙为新生上了一堂“羽”众不同的课。

  2020年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女团冠军、我校体育教学部教师陈思作为嘉宾到场。嘉庚学院院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姚祖婵,体育教学部主任王惠参加了本场活动。

  在掌声与期待中,刘小龙上台分享。他以“体育成就梦想,成就幸福人生”为主题,指出体育事业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小龙结合自身经历,从三个维度分享了体育带来的蜕变。幼时体弱多病的他,6岁因班主任建议开始接触羽毛球。通过体育锻炼,他不仅强健了体魄,收获了自信,还养成了加练的习惯。11岁时,刘小龙被福建省羽毛球队破格录取,尽管面临家人担忧、严重烫伤、单打成绩不佳等困境,他仍因父亲的鼓励坚持到底。2005年改打双打后,他凭借自身优势入选国家队,最终在2013年苏迪曼杯上助力中国队实现五连冠。2017年从国家队退役后,刘小龙成为厦门大学体育教师,他积极推动体教融合,指导厦门大学羽毛球协会、组建普通生校队,践行学校的体育教育模式。

  在互动问答环节,刘小龙聚焦新生关切,耐心细致地逐一解惑。当被问及“如何培养体育爱好”时,他着重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指出大学阶段培养体育技能,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传递“坚持”的信念。谈及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如何提升技术,他给出“多练方能熟能生巧”的实用建议,同时鼓励新生主动向现场的专业老师请教,借助专业指导更快进步。

 

  现场还举办了“发球击球入箱”“防守回击球挑战”以及双打、单打对抗赛。刘小龙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具体指导;陈思和学生对打互动。

  刘小龙寄语同学们,重视体育,以“坚持”作为突破困难的底气,还随机为在场同学送上附有签名的羽毛球作为纪念。

  “现场氛围很好!大家都积极提问和听刘老师的讲解,在打表演赛时也会发自内心地鼓掌。”设计与创意学院2022级的马泽感叹道。作为羽毛球爱好者,能见到刘小龙,他十分激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互动环节,马泽还作为学员参与练习,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刘小龙训练时被热水烫伤的经历。他说:“我自身也有过类似经历,所以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刘小龙老师在经历此事之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发奋图强,认真强化自我,最终走向冠军的行列。感谢刘老师分享自身经历,让我收获满满的前行动力!”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陈巧恩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