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4点多,当夜幕还未完全退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校园里已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2025级新生们身着迷彩服,精神抖擞地集结,以坚定的眼神迎接一场特殊的挑战——16.5公里军训拉练。在这场拉练中,新生们以徒步行军的方式致敬九三阅兵,在晨光与夜色交织中,谱写了一曲青春的奋进之歌。
5小时徒步:坚韧铸就青春底色
凌晨5点,随着一声令下,拉练队伍先后从中门、南门准时踏上征程,16.5公里的路程犹如一幅青春试炼的画卷在新生们脚下徐徐展开。
一路上,新生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沿途的每一个角落。尽管长途跋涉使得体力不断消耗,脚底传来阵阵酸胀,但没有一名同学选择退缩。在陡坡处,有人相互搀扶,共同克服困难;在口渴难耐时,有人分享仅剩的饮用水,传递温暖;疲惫之际,有人用激昂的歌声为伙伴们打气加油……整个迷彩方阵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前进姿态。
上午10点,学校北门外,激昂的口号声与有力的踏步声交织,尖刀排率先踏入“嘉园”。不到11点,全部队伍返校。经过5个多小时的坚持,全体新生最终顺利完成本次拉练,用挥洒的汗水生动诠释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军训精神。
“同学们在军训期间的表现十分出色,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并且相互扶持,充分展现出了朝气与韧性。”拉练结束后,人文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李荧荧看着满脸疲惫却眼神明亮的新生们欣慰地说。
多方守护:构筑坚实“保障线”
在这场青春的征途中,有这样一群身影始终默默坚守,为新生们保驾护航。教官们穿梭在队伍前后,时刻关注行军节奏,嘴里反复叮嘱着“注意脚下安全”,确保行军有序进行。辅导员与助导学长学姐们贴身陪伴在新生身旁,一旦发现有体力不支的同学,便立刻递上饮用水和能量棒,轻声鼓励“再坚持一下”。后勤人员提前在补给点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医疗人员时刻待命。保卫人员则在沿途负责疏导交通,保障拉练队伍的安全通行。校园记者们手持相机,在队伍中来回奔跑,用镜头定格下新生们咬牙坚持、互相帮扶的感人瞬间……他们用责任与爱心,共同为这场拉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后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拉练之前,学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极与部队沟通,拟定拉练方案,多次到拉练沿线踩点;召开协调会,做好各个部门的分工和协调工作;积极与开发区各单位沟通,获得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开发区交警大队、南太武派出所、石坑派出所、行政执法局、交通局、店地社区、石坑社区、大径社区等相关单位及途经区域居民对我校新生拉练的支持。党委副书记、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云良,院长助理、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军训团政委姚祖婵陪同新生们完成了本次拉练。
拉练感悟:收获成长与前行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学生胡嘉俊作为尖刀排旗手,在拉练过程中始终将旗帜举得笔直。他回忆道:“教官告诉我,旗手要走在队伍最前面,不仅要把控好速度,更要以身作则,绝不能掉队。”行军途中,他也曾感到疲惫不堪,但手中那面承载着责任与信任的旗帜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这是排长亲手交给我的,我不能辜负他的期望,更要带领身后的同学们一起走完全程。”谈及此次拉练的收获,胡嘉俊笑着说:“我不仅耐力得到了锻炼,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有人帮我扶过旗,有人陪我一起喊口号,这些都成为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管理学院2025级学生毕彭凌锐回想起登上山顶时的场景,依然难掩兴奋之情:“太爽了!到达山顶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疲惫都值了!”作为二营排头,他在全程中始终保持着挺拔的姿态。“排头是营队的门面,我要是松了劲,后面的同学也容易失去斗志。”他坦言,中途曾因觉得距离休息点太过遥远而产生过偷懒的念头,但看到身边同学们都在咬牙坚持,便也鼓足勇气跟上队伍。“下山的时候感觉更有劲儿了,心里还想着‘一口气走回学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级学生于非凡则分享了自己的“拉练小窍门”:“别总是想着还有多远才能到达终点,不妨和同学们互相加油打气,这样路就不知不觉地走完了。我最想对身边的同学们说,能和大家一起经历这场拉练,真的太幸运了!而我觉得自己最酷的地方,就是全程都没有放弃,坚持到了最后!”
这场16.5公里的拉练,不仅是一次军训任务,更是一堂生动的“成长课”。2025级新“嘉”人用脚步证明了青春的力量,也带着在拉练中收获的坚韧与团结,在“嘉园”的新征程上,继续勇敢前行。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