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我校在公共教学楼1号楼101多功能厅举办2025级新生“五育”成长公开课智育专场。本次活动特邀国际商务学院2010届校友杨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届校友曹怿男回“嘉”分享成长经验,助力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开启学术探索之旅。活动由学工部、团委主办,学工部副部长郑文钰主持。
院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姚祖婵,校友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协,团委副书记杨鹏与2025级新生代表一同聆听了公开课。
杨阳:解锁科研与职业发展路径
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研究助理教授的杨阳聚焦“科研与职业发展路径”主题,从“多了解人生选项”切入,逐步引导大家思考学术之路,并对学术之路规划的准备过程、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梳理。
分享中,杨阳不仅清晰讲解了升学深造的整体流程,还结合自身现任教职与科研经历,具象化地描绘了科研工作的内涵与日常。他还从跨学科训练、方法论多样性和实践项目三方面提出建议,强调软技能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他建议新生:探索个人兴趣、夯实学科基础、高度重视研究实践,并主动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他强调,在此过程中,好奇心、韧性与耐心三种品质至关重要。
曹怿男:畅谈留学与创业经历
Metal AI创始人曹怿男通过自身留学与创业经历,与新生畅谈学习、生活与人生选择。他从规划、认知、学术、思维和创业五个方面进行分享。他表示,本科阶段的积累和创业尝试,让他有了初步的探索。读研期间,他深入研习AI与机器人领域,对创业有了新的思考。
回顾校园时期的多元尝试,曹怿男强调“创业路上必须付出努力去实践”。他告诉新生们,创业者得具备核心技术、资源整合与持续创新能力。他鼓励学弟学妹们要不断学习,别怕犯错,保持身心健康,形成方法论思维,去选择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设定高目标,然后不断努力。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实现目标,通过坚持与努力,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两位校友虽然选择的路径截然不同,但他们精彩的成长轨迹,却都为“选择”与“努力”写下了生动的注脚。活动结束后,不少新生表示收获满满。2025级建筑学院新生危紫馨说:“我认识到人生具有很高的容错率,也对创业有了新的理解。‘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总有一天会看到坚持的意义。’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坚信持续积累平凡的日子,终将编织出有意义的人生。”设计与创意学院新生牟显丹感慨道:“这次公开课上两位学长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对接下来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自制力和内驱力,和学长们一样拼搏、上进。”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