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如何赋能成长?来听金玄武教授为青年教师支招

撰稿&摄影:科研工作部 许婕
2025-11-24

  11月19日下午,由科研工作部主办的“青年教师科研成长系列讲座”第四场在人文大楼301教室举行。法学院金玄武教授以“科研赋能: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题,为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科研经验分享会。

  金玄武教授从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发展、个人成长三个维度切入,阐述了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随后,他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围绕论文写作与投稿、科研项目申报、智库报告撰写三大核心板块进行了深度分享。整场讲座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论文打磨:慢工出细活

  “好的选题要带着问题意识,与经典对话,与前沿对话。”金玄武指出,研究的扎实程度体现在对材料、方法与理论的创造性融合上,最终通过结构、论证与语言的锤炼实现思想呈现。谈及投稿策略,他特别提醒:“文章写完后不要着急投稿,‘三分文章,七分修改’,必须反复打磨。投稿前更要研究期刊风格,做到‘门当户对,投其所好’。”

项目申报:贵在“三重匹配”

  金玄武提出课题申报的“三重匹配”原则——选题应与个人学术轨迹、指南导向、学科发展方向相匹配。他强调项目申报中要坚持问题驱动而非简单领域描述,突出理论、方法、资料创新,并详细解析了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的写作要诀。“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影响成败。”他建议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积累,保持平常心与韧性。

智库报告:成果转化新路径

  金玄武大致介绍了智库报告的类型特点、写作规范及报送渠道。他指出,智库报告是除学术论文和课题之外的优质成果出口,鼓励青年教师拓宽视野,探索多元化成果转化路径。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