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召开2025年专业建设研讨会。研讨会分文科组、经管组、理工组三场,分别于4月2日、9日、16日举行。
会议由嘉庚学院副院长洪永强主持。各教学单位主管、副主管,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务部、教学促进部、校企校地合作部、人力资源部、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等相关行政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上,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介绍了2024年度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分析了各院系专业建设的亮点和不足,指出今后教师招聘要注重结构优化,积极引进博士和行业人才,降低生师比,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各专业要积极应对,加强产教融合,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面对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各专业如何更好适应新趋势,相关教学单位结合本单位已形成的特色优势,重点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产学融合等方面介绍了过去一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人文与传播学院介绍了“人工智能+人文”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情况;设计与创意学院分享了专业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和特色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链升级需求,培养“技能型”“应用型”跨学科交融的做法。音乐系着重分享了在新文科改革的背景下,通过从差异化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引进跨界人才等方面发力,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建设举措。会计与金融学院汇报了聚焦“AI+”融合,创新引领专业建设情况。国际商务学院介绍了“新文科+新商科+人工智能”三轴并进,构建复合型专业集群建设经验。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汇报了在新商科的背景下,聚焦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快速迭代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建设构想。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了AI赋能教学要以获得教学效益产出为准则,激发学生内动力,形成培养特色的建设思路。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介绍了学院推动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举措,分享了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了基于OBE理念的环境类专业“AI+双碳”双轮驱动建设模式探究的建设经验。
在交流讨论环节,各院系与会教师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对师资转型和人才培养的挑战、转专业对策、AI课程建设与改革、跨学院跨专业合作、产教进一步融合、实验室及设备更新改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洪永强对三场专业建设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理工类专业,不断深化“四新”建设,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做好专业建设提质扩容和优化升级工作;二是专业建设要以师资建设为龙头,新进教师综合素质要高于现有教师平均水平,重视对高素质、博士人才引进,加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思考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新技术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革,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加强转型以适应人才培养和未来社会需求;四是要求各院系、各专业内部再组织研讨,将此次研讨会的交流和感想再行消化、吸收,使研讨会的经验成果更好地发挥作用。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