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独“嘉”记忆】联培生安文琪:我的故事含“嘉”量很高

撰稿&供图:安文琪
2025-07-10

安文琪(左)与导师朱盈蓓(中)、同门彭舒颍。

  姓名:安文琪

  身份: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25届联合培养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就业单位:集美中学

  三年前,当得知自己被录取为厦门大学与嘉庚学院的联培研究生时,我顿生亲切也倍感幸运——因为我本科毕业于集美大学,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之一。

  尤记当年,踏入嘉庚学院的那一刻,浓郁的 “嘉庚” 气息扑面而来。独具特色的嘉庚式建筑令人眼前一亮,燕尾脊、红砖墙的楼群依山傍海,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整齐的连廊贯穿主楼,漫步其中,光影在砖瓦间流转,仿佛诉说着嘉庚精神的传承。这与厦门大学一脉相承的建筑基因,让我感受到两所学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承嘉庚精神的同时,嘉庚学院也处处彰显着创新与活力。初入主楼群 1 号楼时,我常常会迷失方向,却总能在不经意间遇见惊喜——楼层指引牌上 “AI 新闻研究与制作中心”“计算与虚拟广告研究中心” 等创新平台,吸引着我的目光。

  作为一名对游戏交互性与文学交互性充满兴趣的学生,我有幸师从朱盈蓓老师。在她摆满古怪小玩意和书籍的办公室里,她不仅耐心解答我的疑问,还热情地与我探讨 “后人类”“游戏学” 等前沿知识。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嘉庚学院与其他高校的不同:这里的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嘉庚学院是一片仰望星空的理想园地。在这片开放包容的校园里,我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亦师亦友的朱盈蓓老师,生活中活泼可爱,关心我的点滴成长;学术上认真严谨,指导论文时一丝不苟。她总是善于发现我的闪光点,并给予我真诚的鼓励,让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此外,苏新春教授、杜晶晶老师、孙园园老师等老师们温润而不失严肃,他们以扎实的学识,带领我们在实事求是中追寻理想;王萍老师、韩雪老师、研究生工作部老师等则是联培生们的贴心引路人,细致周到地关怀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与可爱的学弟学妹、同届伙伴畅谈科幻、讨论文学的时光,更成了我记忆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后的今天,作为嘉庚学院2025届联合培养硕士的我,又走进了另一所由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集美中学,开启新的教育征程。如今,当我思考陈嘉庚先生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时,答案逐渐清晰:它是嘉庚式连廊为同学们遮风挡雨的温暖守护,是老师们教会我们在脚踏实地中仰望星空的谆谆教诲,是师生相聚、共同成长的美好情谊。

  回首过往,我的故事含“嘉”量很高;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弘扬嘉庚精神,践行 “止于至善” 校训,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编辑:陈巧恩]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