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走进杭州,他们以青春之力探索文化传承路径

撰稿:福耀海丝实践队 郑训焓  摄影:福耀海丝实践队 郑训焓 戴佳琦 牛奕蘅 鲍佳燕 张志凯 陈名 彭乐  
2025-08-19

  7月20日至22日,福耀海丝实践队赴杭州开展黄檗文化传承调研。黄檗文化融合禅文化、茶文化、艺术、建筑等多重内涵,自300多年前随高僧东渡日本后,一直发挥着连接两国的独特作用。实践队深入杭城古迹、古寺、茶镇,挖掘文化交流印记,旨在以青春之力探索文化传承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实地走访:探寻中日文化交流印记

  实践队实地走访了岳庙、西泠印社、苏堤、灵隐寺、永福寺、净慈寺、径山寺等地,探寻中日文化交流印记。他们通过历史文化遗存与典籍脉络,见证了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杭州锦带桥设计启发日本岩国锦带桥,还促成两市结好;高僧们把禅法、书画、琴艺传到日本;《径山藏》更启发了日本典籍《黄檗藏》的刻印……

座谈交流:探寻黄檗文化传承路径

  实践队在调研中,还与各界深入座谈,探寻黄檗文化传承路径。LVE集团(中国)CEO傅伟玲结合跨文化贸易经验指出,文化产品跨境流通是文明对话的纽带,其传播力比理论宣讲更深远。她鼓励队员将文化传承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径山文化研究者们则分享活化经验:“径山茶宴”结合文旅、康养,通过复原仪式、开发研学路线焕发生机。这为黄檗文化传播提供启示——守护根基之余,需搭建当代对话平台。

采访调研:了解民众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在与杭州民众的聊天中,实践队队员们调研了大家对文化传承的期待。其中,面对来杭州研学的中学生,队员们以“黄檗东传”“禅茶传日”等故事为切入点,生动解读杭州作为“活态文化交流样本”的价值。“原来西湖的桥影响过日本建桥”“抹茶竟然和我们的径山茶宴有关”……中学生们的惊叹让队员们明白:文化传播不必高深,用青春语言讲好故事,就能让年轻一代触摸到文明互鉴的温度。

学习感悟:以青春之我,担文化传承之责

  在活动中,实践队员们表示,将以青春之我,担文化传承之责。队员牛奕蘅说:“我们解码黄檗文化的过程,也是在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张志凯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梳理黄檗文化脉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文化传承。”队员陈名说:“我们在行走中感悟,于调研里思索,既收获历史文化滋养,更明晰青年传承与传播文化的使命。”

  实践队队长郑训焓表示:“黄檗文化是中日交流的明珠,而我们的调研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让这颗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既守护好历史印记,更让它在交流互鉴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注入青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福耀海丝实践队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8月实践队开展茶文化调研,撰写关于武夷山乾盛源茶业有限公司的报道,被《台湾导报》刊载。近日该公司向实践队致谢,表示该茶行获“福建老字号”,得益于实践队助力。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