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嘉”的你请注意:“剧”不入“坑”!

撰稿:青年融媒体中心 何亦雯 李慧 卓烁程 大学生自律委员会 吴璇  摄影:青年融媒体中心 杨怡杰 赵浩男  
2023-12-19
  
1/5
  
2/5
  
3/5
  
4/5
  
5/5

  12月10日,2023级新生安全系列公开课之居“嘉”安全专场暨第三届校园安全微剧决赛在主楼群3号楼大报告厅举行。

  漳州开发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队长何程辉、反诈中心主任叶少加,法学院副院长姜宇、党总支书记罗芳,法学院专任教师、法律援助中心顾问陈雪琴副教授,法学院专任教师、法律援助中心指导老师许楚旭,学工部副部长郑文钰、部长助理孟靖岳,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指导老师洪伟强以及保卫部职员吴仁山等出席。

  现场,法律援助中心指导老师许楚旭带来“校园安全”法律小讲堂。他从“校园生活防踩坑”“信贷之坑不能踩”“兼职、创业防踩坑”三个方面,结合多个法律案例、专业法律术语,向观众们介绍了如何学法识风险和校园生活中重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呼吁大家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避免在成长道路上踩“坑”。

  法律小讲堂结束后便正式进入居“嘉”安全微剧大赛决赛的展演。

作品《别信,别贪,别冲动》表演片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话剧队参赛作品《灯下黑》,演绎了大学生掉入套路贷陷阱,被威吓、敲诈、勒索的案例,警示大学生要防范不良校园贷、套路贷,遇到校外人员侵扰、恐吓时要及时报警求助,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法条背得对”队带来的作品《别信,别贪,别冲动》以宿舍日常为背景,讲述了大学生因贪便宜在不明网站购买伪劣电器引发宿舍火情、因过度消费误入校园贷陷阱以及收到“百万保障”诈骗电话等一系列与人身、财产安全相关的故事,告诫大家: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要时刻谨记莫信、莫贪、莫冲动。“会金奥斯卡”队《对校园诈骗说no!》登台,还原了披上“新马甲”的“刷单骗局”,提醒观众在快乐购物时也要保持理智,警惕潜在危险,保护好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好好规划自己的“小金库”,切勿做“月光族”。

作品《情人劫》表演片段

  建筑学院话剧队带来的《外卖与贼》,讲述了外卖被偷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警醒同学们:不义之财不可取、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方话剧团”队带来节目《情人劫》,用生动、幽默的方式演绎了因网恋陷入“杀猪盘”骗局而付出惨痛代价的故事,呼吁大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发声,莫隐忍。国际商务学院话剧队的《反诈银行》,幽默地向大家展现了骗子的诡计多端,反映出如今反诈形势的严峻,同时提醒同学们:反诈要上心,防骗要靠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三言两语。

  叶少加细致点评了六组微剧表演,“每一个微剧都走心研究了校园里发生过的案例或者防诈套路,寓教于乐,发人深省。”她借此提醒观众,面对诈骗等社会现象,不应冷漠、“躺平”,希望大家做到“爱要大声说出来,恶要大胆揭出来”,在提高自身防范能力的同时,正视内心的善与恶,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现场,还为第四届居“嘉”安全校园安全文化作品征集活动进行颁奖。本次征集活动共收到78份作品,其中海报设计作品62份,视频制作作品7份,漫画设计作品9份。经专业评审和人气投票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十组获奖作品。

  表演间,穿插了安全知识竞答环节,现场观众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氛围活跃。此环节的设置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与互动感,还增进了大家对安全知识的了解。

  经过精彩比拼,“一方话剧团”队获一等奖,“法条背得对”队和“会金奥斯卡”队获二等奖,国际商务学院话剧队、建筑学院话剧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话剧队获三等奖。

  法学院2022级学子谢晋阳表示,在参与此次安全微剧表演的过程中,自己更加深入了解了各种骗术套路,已有充足的防备去应对各种电诈骗局。会计与金融学院2022级学子罗鑫宇认为,以微剧的形式来进行安全宣传,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守法维权意识,也可以激发同学们的艺术表现力,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参与这样的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由学工部、法学院主办,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承办,至今已举办三届,活动以校园内各种真实地点为场景,通过真实案例和微剧表演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勇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