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丨“艺”起描绘“稻田振兴图”,他们走进田间地头

撰稿:嘉艺园景营造社 刘艳  摄影:嘉艺园景营造社 许卓磊  
2025-08-25

  暑假期间,设计与创意学院嘉艺园景营造社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了厦门市同安区上陵村的田间地头,以“设计赋能·艺术上陵”为主题,用专业知识回应乡村发展期待,以创意描绘“稻田振兴图”。

深入调研,读懂上陵村的“水”与肌理

  实践队沿溪调研上陵村的现状,观察水质、记录生态、采访村民。在老师的引导下,队员们不仅从景观设计的专业角度审视现状,更从生态平衡、人文传承与村民生活的维度,读懂“水”在上陵村中流淌的深层意义。

  测绘组以数据为画笔,精准刻画村庄真实面貌。他们利用激光扫描捕捉空间细节,通过地形分析梳理地势脉络,借助空间布局复原村落格局。在绘图纸上,上陵村的每一处细节被精细还原,发展面临的困境也清晰呈现,这进一步激发了队员们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创意策划,打造“稻田艺术季”

  在“稻田艺术季”的策划中,实践队结合调研成果,围绕稻田景观提升与艺术装置创作展开头脑风暴。队员们选择秸秆、竹子、作物等乡土材料,计划以稻田为舞台,打造一个连通自然、村庄与城市的“稻田艺术节”。

  实践队深知真正有温度的设计,不是脱离泥土的天马行空,而是尊重土地、理解人心、回应现实的创作。所谓赋能,不是标签化的“美化工程”,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共建姿态。

  三位带队教师——张倩倩、魏超、徐佩业不断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思与乡村所需精准对接。在一次次实地研讨与图纸推演中,队员们不仅完成任务,更深刻领悟了专业价值、社会责任与青春理想。

  正如一位实践队员所说:“我们来,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和这片土地一起想办法。”如今,“稻田上陵”的未来蓝图正逐步展开。这场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才刚刚开始。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