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晚,“我的律师从业之路:十年职场经验分享及求职风险防范”讲座,在公共教学楼1号楼311教室举行。
活动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校友会秘书处主办,厦门校友会与法学分会协办,学生就业创业促进会承办。
2015届法学专业校友、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伟斌律师受邀主讲。他围绕劳动关系认定、求职注意事项、劳动合同审查、离职权益保障等关键议题,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为同学们系统解析初入职场的常见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专业能力是立身之本
从初入行业的青年律师,逐步成长为高级合伙人、投资合伙人,并担任厦门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吴伟斌以“十年磨一剑”概括其职业发展历程。他结合曾承办的多起民商事案件与企业法律服务经验,强调“专业能力是立身之本,持续学习与跨界思维是突破职业瓶颈的关键”,鼓励同学们通过考研、考公、实习、竞赛等途径积累经验,明确职业方向。
识别陷阱,守护职业起点
针对毕业生普遍关注的求职风险,吴伟斌系统讲解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试用期条款、薪酬结构及竞业限制等问题。结合“未签合同工伤认定难”“试用期违法解除”等典型案例,他提醒同学们在签约前务必审阅合同细节,留存录用通知、聊天记录等证据,并善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裁判文书网等工具进行背景调查,有效防范求职陷阱。
权益保障全流程解析
关于入职,吴伟斌重点强调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必要性、试用期工资法定标准、规章制度审查要点及加班费计算规则,并引用《劳动合同法》等条文,说明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的法律后果。关于离职,他详细解读了合法解除合同的情形、经济补偿金的适用条件及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边界,通过“服务期违约金”“落户承诺违约”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在何种情况下需承担违约责任,以及如何依法维权。
讲座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吴伟斌就“工伤认定条件”“加班证据留存”“违约金额度争议”等问题作出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据悉,本次讲座为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就业能力提升”系列重点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整合校友资源、分享实务经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职场风险防范能力。未来,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将持续开展行业讲座、企业参访、模拟求职等多元就业指导活动,为学子顺利步入职场保驾护航。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