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法律行业!法学院学子走进知名律所交流学习

撰稿:法学院 黄心妍 谢妤 郑心怡 潘圣昱  摄影:法学院 郑翔中 王煜坤  
2025-07-21

  7月14、15日,法学院实践教学周“芳华之旅”项目研学团的同学们在法学院院长王思杰、副院长姜宇、教师方芳的带领下,走进上海两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开展交流学习。

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

  14日下午,在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师生们参观了观韬(上海)办公室,感受律所的工作氛围,并与律师代表进行交流。

  观韬上海办公室执委会委员、青年律师文体及福利委员会主任薛龙律师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该律所的发展历程。观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北京,至今已有30年,目前在全球拥有约30家办公室。上海办公室现拥有执业律师和律师助理近340名,合伙人近80名,律所呈现“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色。

  王思杰介绍了法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嘉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法学院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全真模拟法庭”、“案例讨论课”等创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务锻炼机会。

  现场,同学们围绕职业选择、能力提升、就业前景等话题踊跃提问,律师们结合自身经历和个人见解一一解答。在职业方向选择上,余闽律师建议同学们尽早通过实习明确兴趣方向,并强调“实践出真知”。针对“先升学还是先实习”的困惑,陆茵律师认为,律所更看重实践能力,建议大家通过案例检索、文书写作等夯实基础。薛龙律师特别提到,律师的核心能力是“让客户听懂专业问题”,建议同学们多利用日常场景练习表达。陈奇新律师则推荐学子们关注商业谈判类节目,学习逻辑拆解与应变技巧。

  关于律师行业的竞争现状,多位律师坦言“低端市场饱和,高端人才稀缺”。陈奇新律师指出,上海律师人数已超4万,但涉外合规、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仍有巨大空间,他提醒学子们结合自身性格与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张琬荻律师鼓励同学们深耕细分领域,同时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并以自身跨专业攻读MBA的经历指出复合背景的优势,但强调需结合职业目标进行选择。

  “法律行业是否会被AI取代?”项晨律师认为,同学们要关注当下,对于AI要学会“应用尽用”,使其成为为自己赋能的工具。他向学子们推荐了MetaLaw、通义法睿等法律AI工具,并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多样化的AI工具,相互分享经验。

  现场,王思杰代表研学团向各位律师表达感谢,并向律所赠送纪念品——漆线雕摆盘,诚邀各位律师到我校参访,加强双方合作,共同推动法学教育创新。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

  15日下午,研学团的师生们参访了知名红圈所——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余哲律师与郑深远律师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交流。

  “简历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新人律师快速上手有什么实务技巧?”“法院与律所实习经历有何价值差异?”……座谈会上,师生们就自身发展、职业规划、实务技能等职业发展热点问题积极提问。两位律师结合自身经历与丰富的执业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专业而实用的建议。

  座谈会后,郑深远律师带领师生参观了律所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专业的团队协作氛围以及严谨高效的工作节奏,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顶尖律所的专业水准与职业魅力。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