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展示

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展示

0042号: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WE ARE READY

2008-07-09
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展示

  奥运,是个大舞台,这话虽然俗了点,但在理。因为这个2008盛大开幕的舞台把全国大学生都装了进去,每个人都准备着随时出场,所有的热情、期盼都洋溢在年轻的脸上。

    奥运,又是个大熔炉,这话又土了点,但还是在理。因为这个从上世纪就开始点火的熔炉,当代大学生们正用自己的青春、创意和行动在不断给它加温。

  2008,谁都在努力得到自己的奥运机会。

  大学生们最喜欢扮演的角色,首选自然是做个奥运志愿者。海南大学的方凯哥哥几个月前发来的消息说暑假他的奥运希望我也参加,我感动哭了,我为他高兴,哥哥做到了。而初出茅庐的我,还在默默努力,努力寻找、创造着参与奥运的机会。

  奥运志愿者人数毕竟不多,于是大家自发组织奥运。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参与着奥运,创造着为自己在奥运年留下点代表曾经参与过、有意义的回忆。从几年前开始的奥运英语比赛,迎奥运万人长跑运动,迎奥运设计大赛到如今的像黄泽峰学长暑期领队骑车到北京支持奥运的,本次校区举行的“嘉庚学子迎奥运”征文比赛,形式众多,不断推陈出新,吸引眼球,都是在时刻证明着自己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那一份心意。

  “08奥运!有我们参与过!”

  作为奥运会的主题之一,火炬传递总是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它既是人们投入奥运情绪的前奏,也是开幕式上令人眼前一亮的主旋律。“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高雅华丽,内涵厚重,近乎完美,体现着简洁现代又浓郁的本土特色。

  每一届,以不一样的火炬传递着一样的“圣火”,在每一个传递的地点,彼时心中升起不一样的情绪。

  5月4日,奥运在中国传递的第1三者站——海南•三亚,那时,我在!人很多,仰着头,挤着人群,看着火炬,在眼前,很快的一闪而过,继续追逐。当天又转去了兴隆。在第二天,我又回到了三亚•天涯海角,昨日电视里看到的成龙大哥和其他所有人在这里迎接圣火,庆祝圣火,点燃圣火的地方,今日已成一片狼藉,但心中仍是一团火热。

  三亚的圣火传递,是纯洁的白与蓝。三亚是个美丽、干净的城市。那时的我,是个旅客。

  5月12号,下午2:30,奥运在中国传递的第11站——福建•厦门,那时,我不在……因为上课。但看着电视里海对岸圣火传递场景转播的时候,心情是那么兴奋,那么激动,心里一片感动到落泪。

  厦门的圣火传递,是烈焰般的红。厦门也是个漂亮、干净的城市。但此时的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厦门的亲切、温暖、热情,因为我是一名嘉庚学子。

  此时的鹭岛,那一片歌舞升平,让我万万想象不到彼时那发生在四川的里氏8.0特大地震灾害……

  那天晚上,以及往后的接近1个礼拜里,我的心里是一片庄重、凄凉、充满无尽担忧和感伤的黑。是那么厚重,那么哀伤。生命瞬间变得渺小、脆弱,亲情、友情、爱情显得那么的珍贵却难以把握,名和利瞬间卑微至谷底。

  在生之河流上,我们永远是同舟共济的人!

  在这2008奥运年的5月。火炬传递停止,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抗震救灾!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是那么惨重;但四川人民,不是孤独的!有我们几十亿的同胞与你们同在!我们不会丢下你们,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你们!那些绝非与我无关的生命,那些组成你我生活的生命,在这一刻,我为你们祈祷!请让我们虔诚的双手合十,遥祝灾害地区的人民能逃过此劫,让我们真诚的手拉手,挺起中国的脊梁,战胜这场灾难!

  这是一场灾难,它给我们带来了心底最大的痛!但我们一同努力,一同克服。这是个团结的民族,身为国人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巨大而又强烈的民族聚集力和团结心!我们同源而生,我们和谐,我们共融。这是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强盛!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些数据:根据前28届,和今年8月北京29届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世界各大洲举办地的分布和循环来看,中国再申办奥运会并获得成功,大约要在35~40年以后。40年以后,当我们的青春已成过往,回首这个奥运年带给我们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因为这届赶上奥运年的大学生们,除了热情参与,很多人还有更重要的收获——借助奥运,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们认识、体验到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这,都将会带领我们在今后更好的发展。

  2008,我将永记着你!

  奥运中国,中国奥运。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