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唐韵—盛唐时期的歌舞与妆造的艺术特色”讲座在主楼群3号楼音乐厅精彩开讲。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2014届校友、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音乐学科一级教师陈伟顺,带领现场师生领略大唐独特的艺术魅力。

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包容,催生出造型丰富的妆造与独具风情的歌舞艺术。陈伟顺紧扣唐朝历史脉络,借助精彩视频,讲解了各时期妆造的特点。
初唐时期,服饰以细长紧窄的袖型为风尚,整体风格尽显修长俏丽与飘逸之姿;武周时代,着装风格大胆奔放,处处彰显着对时尚的追逐;到了国力鼎盛的盛唐,妆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丰腴明艳”的时代气质;中唐历经安史之乱,社会风气由盛转衰,花钿风格也随之趋于平和内敛;而晚唐时期,审美再度回归纤丽,花钿精致小巧,与妆容巧妙搭配,尽显温婉含蓄之美。
讲解完妆造,陈伟顺以《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中的经典舞蹈片段和河南卫视的西域舞蹈为切入点,深入介绍了健舞与软舞。健舞风格刚健洒脱。其中胡旋舞便是典型代表,急促的鼓点与飞扬的裙裾相得益彰,将盛唐胡风的热烈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软舞则以柔美灵动著称,多搭配广袖,动作轻盈舒展。近年备受瞩目的《只此青绿》,便吸纳了软舞的精髓。
陈伟顺还溯源盛唐歌舞文化,指出唐玄宗时期的梨园文化为后世戏曲奠定了重要基础。泉州梨园戏保留了诸多唐代元素,诠释了盛唐文化的精髓。他还通过自己编排的舞蹈视频,展现泉州南音的独特气质。

此外,由陈伟顺指导的“蓝海豚”社团现场复刻盛唐歌舞。小演员们身着唐装,在表演中融入南音与河洛话唱词,从唱腔到身段,完美诠释大唐魅力。
讲座过后,会计与金融学院2025级学子林婧予感叹道:“这次讲座最令我动容的,是扑面而来的‘盛唐气象’。它并非史书上冰冷的文字概念,而是真切融入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内核。我深深震撼于那个时代的恢弘气度,惊叹于其融汇东西的强大文化创造力,沉醉于诗书画乐交织的生活意趣,更被那种昂扬向上、自信开放的民族精神所深深感染。”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