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在教师陈晓松、潘皓青的带领下,会计与金融学院27名学子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通过探寻红色文化、体验客家文化、走进乡村、实地探访企业等活动,在这片兼具历史底蕴与发展活力的土地上,完成了一场融合知识与实践的“传承优秀文化,探访多元经济”成长之旅。
走访红色地标 汲取信仰力量
|
|
长汀作为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学子们走访红色地标,汲取信仰力量。
在古田会议会址,学子们深入了解“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在动荡岁月中的坚定信念;在瞿秋白纪念馆内,学子们沉浸于讲解员讲述的革命故事里,为瞿秋白“为真理而死”的精神动容;杨成武纪念馆的文物与资料,勾勒出将军南征北战的英勇轨迹;长汀县博物馆的馆藏,则系统展现了长汀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的辉煌过往;在观寿公祠里,红军长征出发的历史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让学子们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体验客家文化 触摸千年文脉
长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学子们参观八喜馆、夜游汀江、探访卧龙书院,完成了从“书本认知”到“实地感知”的跨越,近距离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卧龙书院的青砖黛瓦间,古籍与讲堂遗址诉说着客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八喜馆内的“乔迁之喜”实景表演,生动呈现客家“八喜”民俗;夜幕下的汀江两岸,灯火与古城墙交相辉映……学子们沉浸式感受“汀水悠悠润客家长汀”的诗意,体悟客家人“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与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走进乡村 见证乡土新貌
|
|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学子们走进丁屋岭、绿之梦家庭农场及水保科教园,实地探寻长汀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闲置老宅变身民宿,山间野菜成为热销特产——“古村落活化”政策让丁屋岭的黄泥墙、青石板路保留客家古村的原始风貌的同时也焕发新生,“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模式让学子们看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绿之梦家庭农场,大家参与酿米酒制作,在劳动中感受“五金”产业与生态农业结合的活力;水保科教园内,水土流失治理前后的对比,生动诠释了“治山治水”政策如何让生态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座谈会上,当地干部就“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重要性”进行分享,让学子们对乡村发展的人才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文旅融合到产业创新,再到生态治理,学子们进一步了解了长汀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感受到政策落地带来的民生温度。
探访企业 感受产业力量
|
|
为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学子们走访了盼盼食品、安踏体育、金龙稀土三家企业,近距离感受“匠心”与“创新”的力量。
盼盼食品将党建融入车间管理,“军事化规范+党建赋能”的模式实现管理与质量双提升,自动化生产线的有序运转让学子们直观看到食品工业的现代化生产流程;安踏体育的数字智造化生产车间,展现了民族品牌在科技创新与品牌升级上的突破;金龙稀土的先进分离提纯技术及高端材料展品,彰显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在车间里看到的生产流程、在交流中听到的企业故事,比书本上的理论更生动。”学子们纷纷表示自己对“中国制造”的实力与潜力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此次长汀夏令营之行,通过多元场景的体验与探访,让学子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拓宽视野,在文化与发展的碰撞中深化认知,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与实践思考。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