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欢迎你们来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欢迎你们加入嘉庚人的行列!”
9月2日,充满热忱的广播声在“嘉园”上空悠扬回荡。5000多名本科新生顺利到校,正式成为一“嘉”人,开启他们崭新的大学之旅。
全“嘉”合力,护航新生顺利报到
上午,校园里逐渐热闹起来,一辆辆自驾车自中门驶入,在沿路指引牌与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前往注册点、新生宿舍园区、停车场等。与此同时,厦门市高崎国际机场、厦门北站、鹭江码头等地,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一批又一批新生与家长,指引他们搭乘专车、专船到校。
“在厦门北站就被接待,还未到‘嘉’就能感受到‘嘉园’的热情!”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5级新生张晓彤不禁感叹,话语里满是认可。
在校园公共交通行李卸放点,2022级人文与传播学院学子龚小榕早已就位。作为一名志愿者,她承担着引导车辆停靠、协助搬运大件行李等重要任务。龚小榕表示,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她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和应变能力,更深刻体会到换位思考的意义,感受到善意所带来的循环力量。她衷心祝愿新生们在“嘉”既能收获知识与勇气,也能找到心中热爱、相伴同行。
这份爱的接力棒,顺利传递到了2025级新生手中。会计与金融学院新生曹馨月便是其中之一。“学长学姐特别热情,带着我们去报到,还帮忙提行李,一直送到宿舍。”曹馨月说,她一到学校,就被志愿者们的热情所感染,随即报名参与了新生引导工作。她兴奋地表示:“用这种方式开启大学生活,特别有意义。要是明年还有机会,我肯定还来。”
除了热情的迎新服务,高效便捷的报到流程也让新生们赞叹不已。“报到速度太快了!”注册、领取物资、入住宿舍,整个流程一气呵成,高效流畅。教务部办公室主任陈景聪透露,今年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新生注册系统,在注册现场,新生只需出示录取通知书上的二维码,相关信息瞬间在系统中可见,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一键点击便能完成注册流程。他表示:“希望能为新生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报到体验。”
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做了全方位的准备:召开迎新协调会,组建各迎新工作组,进行迎新氛围营造,合理安排注册点,优化报到流程,招募、培训迎新志愿者……与此同时,学校所在的漳州开发区交警部门也同步在校外周边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理,保障道路顺畅。公安部门入校开展反诈宣传,助力提高新生安全意识。
迎新期间,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到现场走访各迎新工作点。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军热情欢迎2025级新生加入大“嘉”庭。对于如何开启新生活,他建议新生从熟悉所在环境、了解所学专业入手。他还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实际,尽早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规划,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17场恳谈会,共筑家校沟通桥梁
新生家长恳谈会历来是我校迎新期间的重要配套活动。当天下午,17场精心筹备的新生家长恳谈会,在我校主楼群2号楼开展。
发放院系宣传册、播放宣传视频、展示学生获奖作品……现场,各院系用心地做了相关的准备。恳谈会上,各院系领导、资深教师及辅导员共同组成宣讲阵容,全方位地向新生及家长展示了本院系的教学成果、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能学什么,未来将怎么走。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易欣围绕“回应家长信任”,明确提出三个“做好”,即学校与老师协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好学生的守护者,做好家长和学校的连心桥。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林波指出该学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力支持产教融合,鼓励学生深入到研发端、生产端、消费端的产业链当中,收获实践经验,拓宽行业视野。国际商务学院院长苏锦俊表示:“我们从大一开始就以问题为导向,并借助各类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Ng Beoy Kui(黄梅贵)建议家长们,鼓励新生选修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修炼自己“跨界”的能力,为提升今后就业竞争力做足准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昌义指出该学院的专业培养计划对标国家双碳战略,融合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内容,并鼓励学生参与科创竞赛……
在互动环节,家校双方还就转专业制度、升学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法学院院长王思杰在回应家长关切的问题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家校沟通,持续优化教学与服务,携手家长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余逸文也建议家长与学校保持沟通,关注新生心理健康,协助孩子规划学业职业并提前准备考试证书,为未来规划夯实基础。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尤晓萍建议新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把书本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老师很靠谱!学校安排的恳谈会很周到!”音乐系新生王鲁豫的妈妈在现场全程专注聆听。她对老师们所展现出的专业教学能力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表达了由衷的赞赏与信任。谈及对孩子大学生活的期待,她表示:“大学是一个赋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的环境,更希望孩子能在自由中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
此外,为了解新生入学生活状态,更好地搭建新生与院系之间的桥梁,不少院系开展了走访新生宿舍的活动。比如,会计与金融学院组织了一个由院长、教研室主任以及专任教师组成的学业导师团,深入新生宿舍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逐梦 “嘉园”,青春扬帆起航
当天,安顿下来的新生纷纷在欢迎展板前打卡留念,骑着“小绿”逛逛校园,与黑天鹅“学姐”亲切互动,去食堂寻找美味,完善他们的“嘉园”初体验。他们带着各自的热爱与规划,满心期待地开启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9月2日对于管理学院新生陈欣媛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刚好是她的生日,刚满17岁的她对于未来充满期待:“来到嘉庚学院就是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她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好好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入住崭新的学生宿舍、与高中同学同分上下铺的奇妙缘分,让会计与金融学院新生颜诗彤满心欢喜。对于大学生活怎么过,她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系统地学习税收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入一两个与专业相关或兴趣相符的社团,参加学校各类学术讲座和学科竞赛,还有认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来自山东德州的双胞胎兄弟,人文与传播学院的王子傲和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董子硕,缘分令人羡慕。从初中到高中同班的他们,高考报考时默契地将“嘉”置于首位,并同时收到录取通知。这份“共同上岸”的惊喜,让他们既激动又庆幸,期待在大学独立成长,收获各自精彩。
“我是冲着学校的球场来的!”热爱棒球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徐子雯还未开学已经提前联系上了学校棒球队教练,刚踏入校园就迫不及待地奔赴棒球场。她说:“好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棒球场,我们学校的球场对我吸引力太大了。”
“校园风景美、校园建筑美、人文气息美!”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生张子庆连用“三个美”来表达对“嘉”的喜爱。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的他,跨越5000多公里到“嘉”求学。在看到“嘉”的那一刻,他由衷地庆幸报考时的选择。性格内向的他,在与室友的交流中逐渐打开心扉,还计划秋假时和室友一起开启一场南方之旅。
家在漳州开发区的管理学院新生郭惠彬,住在与学校一路之隔、直线距离仅800米的小区。空间上的“近距离”,无形中也拉近了她与大学生活的心理距离。对于这所家门口的大学,郭惠彬既熟悉又充满期待,她希望在这四年里,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做好规划,勇敢去试错,在确保能学好专业的同时,多走出去实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生丁凯幸运地收到了他所在床位的前任主人、“嘉庚之星”获得者、会计与金融学院2025届校友张恒的留信。丁凯说:“学长的信件给了我方向,我将珍惜时光好好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看到孩子的入学状态,丁凯妈妈表示很放心,她期望孩子在校能够努力学习,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将这份优秀传递下去。
时隔21年,设计与创意学院2008届校友、我校湖南校友会会长黄智贤再次回“嘉”报到——以亲属的身份。他的小侄女黄静怡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黄智贤向小侄女建议,多泡图书馆,多跟老师同学请教,多参加实践活动。黄静怡妈妈笑着说:“之前就常常听到静怡姑父聊到关于嘉庚学院的事,孩子心里就种下了想要来到这里的种子。今天碰到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校园环境优美,新的群贤宿舍楼视野开阔,也很安静,能把生活和学习分开,总体来说很满意!”黄静怡对于接下来的“居嘉”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她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生活,希望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好每一天。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