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嘉庚学院自然教育与疗愈微专业迎来了别开生面的第一课。在公共教学楼1号楼417教室和主楼群1号楼前大草坪,五位任课教师与选修该微专业的学子们共同开启了一场独特的“自然之旅”。
庄晓敏(小米) |
魏翔燕(燕子) |
王冰(青木) |
秦艽(龙胆) |
张浩(野蒿) |
课程伊始,教学团队全体教师精彩亮相,每位老师都结合大自然中的事物为自己取了花名,拉近与学子间的距离。团队负责人庄晓敏介绍了该微专业的背景、培养内容及修读要求。
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考核方式突破传统,注重过程评价与实践能力,包含自然游戏策划、自然笔记创作、体验活动设计及自然解说等多种形式……秦艽、魏翔燕、王冰、张浩分别阐述了所负责课程的特色并详细说明了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实践环节。
首堂课上,教师魏翔燕精心设计了三大自然游戏环节。“逛三园”游戏让师生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快速熟悉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守护巨蛋”游戏通过团队协作,让学生体验生命守护的责任感;“大树与松鼠”游戏则通过角色扮演,让参与者感受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
这些游戏不仅是破冰活动,更是自然教育方法的生动展示。学生们在游戏中增进了了解,在协作中培养了默契,亲身体验了自然教育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上,教师们以自然名相称,学生们也为自己选取自然名,这种独特的方式营造出平等开放的交流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洪义贞在课后分享了自己微专业首课的感受:“我在别样的课堂中获得了快乐,并在团队合作中找到了认同感,期待接下来通过户外教学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并提升实操能力,为我跨考生态学的研究生打好基础。”
该微专业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沉浸式体验,展现自然教育与疗愈的独特魅力。随着社会对自然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该微专业将为学生们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学习体验。未来,专业还将与自然教育基地、植物园、公园等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