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培生周扬:心怀感恩,用3场活动献礼20岁的你

撰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扬  
2025-06-23

  站在毕业的路口,回望三年联培生硕士生涯,我记忆中翻涌的是温暖和力量。作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士联培生,我何其有幸,在两个同样炽热的校园里穿梭成长。

求学路上的“嘉”故事:温暖、成长与奔赴

周扬(中)和导师陈斌(右)、蔡明刚(左)

  记得初到嘉庚学院时,面对陌生的环境,科研工作部部长谢清琳、陈茹娇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嘉”的贴心。从生活补贴的申请到通勤路线的规划,他们细致入微的安排,让我迅速安下心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昌义、张勇老师也常常关心我,在我迷茫时及时指引方向。

  我的两位导师陈斌老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和蔡明刚老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更是我在茫茫学海中的灯塔。陈斌老师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我在科研中的困惑。他耐心的讲解、适时的点拨,是我突破瓶颈的动力。蔡明刚老师治学严谨、和蔼可亲,教会了我既要脚踏实地做学问,也要心怀热爱去生活。在他们的托举下,我才能在科研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

用3场活动献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周年院庆

  今年恰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周年院庆,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学院的感恩之情。

  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周年发展研讨活动之青年论坛上,作为主讲人,我毫无保留地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三年来积累的科研经验。研究生期间,我发表了3篇SCI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汇报,参加出海科考……这些科研故事,点燃了学弟学妹们对科研探索的热忱。看着台下他们发亮的眼睛,我突然想起三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的积极求索。

  在校期间,我曾两次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航次出海科考,累计出海科考超100天。在第二场讲座上,我从科考船情况介绍、登船工作、实验平台搭建、采样工作、海洋生物、娱乐活动、趣闻趣事等方面对整个出海旅程进行了细致的分享。从台下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我知道,又有更多年轻的心,被出海科考的魅力所触动。

周扬(左)和导师陈斌(右)在捐资养育“嘉园”黑天鹅芳名录石碑前合影 

  而参与黑天鹅认养活动,则让我感受到了“嘉园”浓浓的温情。作为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的珍贵贺礼,黑天鹅自入驻校园以来,便深受师生与校友的喜爱。一年多来,学校高度重视其生活环境的营造与保护,不少“嘉”人也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到黑天鹅的养护工作中。这让我想起卢昌义院长引入黑天鹅时的初心,也更加明白,学校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

  下个月,我即将入职中国广核集团。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这三年来收获的知识、勇气与爱,都将成为我前行的动力。那些在学术讲座上碰撞的思维火花、在出海科考中磨砺的坚韧品格、在黑天鹅认养活动中体会的感恩和担当,早已在我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独“嘉”印记,在工作岗位谱写守护青山绿水的篇章。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