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燕副教授:建筑减隔震技术是防震新技术

撰稿:学生新闻社 林祺雯 林宸希  摄影:学生新闻社 孙笳议  
2021-05-24


  5月19日,第266场教师公共学术讲座在经管大楼310教室举行,土木工程学院房屋建筑工程教研室主任李飞燕副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地震科普与防震减灾”的讲座。
 
  李飞燕从地震基本概念、地震震害、建筑抗震与减隔震、地震避险这四个方面着手,解析地震相关信息。借助科普图,她介绍了相关地震术语,并通过地震震中分布图的展示,归纳出世界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严重的损失。因而,从2009年开始,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汶川地震为例,李飞燕介绍了地震的危害性。她提到,地震灾害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包括直接震害与间接震害。图文并茂的讲解使大家更为直观地理解震害的危险性。
 
  李飞燕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木质结构能较好地以柔克刚。故宫经历了两百多次地震而不倒,它的模型抗震实验结果显示,故宫能够抵抗10.1级地震,并在地震结束后能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将地震施加的力一点点化解。李飞燕以一段视频让大家看到了故宫抗震“黑科技”:榫卯结构在相对滑动中产生摩擦,能够耗散掉部分能量进行减震;内部沉重的大灯与摇晃方向相反,减少整体晃动感;根柱立于根柱石而非地基,且呈现向内收拢的角度,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
 
  “建筑减隔震技术是防震新技术。”李飞燕指出,该技术是在建筑内部安装设置可以吸收能量的阻尼器。阻尼器能将建筑振动的部分能量“吸引”,将建筑的动能耗散,以减少整体摇晃度,达到减震、抗风的双重效果。中国第一高楼、总高623米的现代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就采用此技术进行建造。此外,建筑还可设置隔震层来减缓地震危害。厦门部分中小学教学楼便将隔震层设置在首层柱顶。截至2020年,我国隔震建筑总量已超过1.2万个。
 
  最后,李飞燕建议大家要了解相关防震知识,在家里常备地震应急包,多参与预习演练,日常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