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副教授解读大数据如何解锁思考力、赋能个人发展

撰稿:科研工作部 蓝明通  
2020-11-27

  近日,在经管大楼309教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海玲开展“后疫情时代,大数据如何解锁思考力、赋能个人发展”的讲座。
 
  王海玲由全国疫情分布数据图引出,启发听众思考:在不寻常的岁月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她从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思维方式、大数据的机遇、大数据的挑战等方面展开。
 
  关于“什么是大数据”,王海玲总结了社会各界人士、机构的定义,并指出,大数据目前尚无公认定义,都是从特征给出定义。
 
  大数据有哪些特征呢?王海玲用“6V+1C”进行概括,即数据体量大(Volume)、类型多样化(Variety)、处理速度快(Velocity)、应用价值大(Value)、数据获取与发送的方式自由灵活(Vender)、准确性(Veracity)、处理和分析难度非常大(Complexity)。
 
  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有何关系呢?王海玲结合视频讲解到:大数据需要很多电脑一起运算,产生知识;人工智能是教给机器知识,完成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合在一起完成了相遇、相知、相识的过程。
 
  与大数据息息相关的“区块链”是什么,有什么用?王海玲指出:区块链作为一种结构和体系,是信息化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对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等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王海玲阐述了中国、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大数据规划,认为大数据已形成全体动员的格局。
 
  大数据时代已来,也带来了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大数据如何解锁思考力?王海玲从研究范式、方法论、数据重要性、数据管理及决策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启发听众要转变六大思维:万物皆可量化、万物皆可数据化、万物皆有规律、万物皆在变化、万物皆有联系、万物皆有未来。
 
  最后,王海玲以疫情发展为脉络,阐述了大数据如何赋能个人发展,号召听众直面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做到有容乃大,打赢数字攻坚战。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