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首页   学校主页   传媒中心  

2011年7月25日第31期

流苏拨起四年时光 三千学子扬帆起航

文:陈冬菁 林海萍 许菁 王思舟 俞彩娇 吴珠瑕 图:朱鲜艳 2011-07-25


  毕业典礼上,王瑞芳院长说:“对于离别,国人讲究‘欢送’,因而伤感不是今天的主题,荣耀、祝福和感恩才是今天的主题。”

  2011年6月25日—27日,主楼群三号楼大报告厅内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在阵阵掌声、欢呼声中,我院连续举行了6场毕业典礼,欢送近3000名2011届毕业生。学院全体领导、分院院长、系主任、教师代表、合作单位代表、毕业生家长共同参与了这一盛大的欢送仪式。

荣耀:2918人获厦门大学学士学位

  今年我院共2918人获得厦门大学学士学位,其中747人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86人获得法学学士学位,774人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687人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458人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9人获得理学学士学位,37人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毕业典礼上,王院长一一为毕业生援正流苏,亲切握手,合影留念。与院长“亲密接触”,是每个毕业生最激动最紧张的时刻。学士帽掉落的画面,每场毕业典礼都会上演好几次,王院长总会细心地帮毕业生重新戴好学士帽。还有的毕业生因为太紧张,忘记合影就要径直往台下走,幸亏王院长立刻把他们拉了回来。

  考上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的英语系毕业生梁龙一上台就摆出了飞人博尔特的经典造型。他说:“这样的造型象征着胜利,能表达我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看到孩子们学业有成,到场观礼的很多家长难掩内心的激动。“她是我的骄傲。”法学院庄秀娟的母亲在女儿上台的那一瞬间泪水盈眶。电子工程系黄龙耀的母亲拿着儿子的毕业证书端详了很久,“这是儿子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时刻,很高兴我们能到场。”

祝福:成功蜕变 赢在未来

  看着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历程的莘莘学子,王院长像一位送孩子离家的大家长语重心长地叮嘱着:“你们需要一场蜕变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因此,一如往年我在毕业典礼上所做的那样,今年我仍要将学院的八字理念‘敬业、合作、务实、创新’赠送给你们。”他希望毕业生们将这八字理念牢记心间,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轻言放弃,在未来的生活中赢得成功、赢得自由、赢得幸福。毕业生尤同学说:“临别时分,院长以一位师长的身份向我们表达如此真挚的关怀和祝福,我们很感动!”

  大报告厅内,闪光灯不断,掌声不断,台下的毕业生和家长纷纷用相机或者DV记录下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瞬间,用掌声祝贺每一位学子顺利毕业。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合作单位代表也在发言中表达了期望和祝福。法学院李玲老师为毕业生送上了诚挚的祝福,“今天是离别的日子,也是你们再出发的日子,相信你们的未来一定比凤凰花还火红。”电子商务系毕业生罗翃的父亲罗雄先生跟毕业生们说:“相信自己的创意与计划,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发光发亮。”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青则鼓励毕业生们“鼓足志气,走向成功”。

感恩:别忘了应该感谢的人

  向父母恩师鞠躬,感谢他们的培育;和身边同学朋友相拥而泣,感谢彼此互相陪伴成长,这一幕幕在毕业典礼上随处可见。学会感恩,一直都是毕业典礼这大学的最后一课十分重要的内容。

  王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毕业生们与学院一起走过的四年奋斗历程,向毕业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这四年来学院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支持和奉献”。他特别提醒毕业生们,在这样一个收获的日子里,别忘了最应该感谢的人——父母。他建议大家,“如果今天你的父母就在身边,请当着他们的面,表达你深深的感恩之情;如果你的父母不在身边,请给他们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与他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和喜悦。你们的一句问候、一句感谢、一句‘我爱你爸爸妈妈’的深情告白,也许就能够让他们倍感欣慰,久久回味。”

  在每场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都会自发地向老师、家长鞠躬以表感恩之情。会计系毕业生李维鉴说:“向老师们鞠躬时心中是无限的庄重和尊敬。”

  到场观礼的家长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的情怀,现场一位家长表示,“感谢学院四年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看到孩子从稚气未脱到懂事,心里很宽慰。”

  除了毕业典礼,学院还为毕业生举办了毕业晚会、毕业大戏、毕业生音乐会等活动,通过这些精神“大餐”欢送毕业生。在毕业生离校时,学院安排了爱心欢送车“保驾护航”,将毕业生送至漳州港。这一系列举措使毕业生们倍感贴心。一位法学院毕业生说:“学院特别为我们着想,体现了学院的人文关怀,我们心里感觉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