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回“嘉” 再次感受爱的力量

撰稿:学生新闻社 陈卓凡 张馨尹 陈思怡 卓宇轩 顾臻瑜 葛洋  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 受访者提供  
2021-04-08
 
  当骑上“小绿”再次逛校园时,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当吃上食堂的饭菜时,我再次感受到了那念念不忘的“嘉”味道。
 
  当见到许久未见的师长时,许多美好的回忆就涌上心头。
 
  ……
 
  4月3日至6日,校友们带着满满的爱与祝福回来。他们大多带着家人,或与同学朋友相约。用他们的话来说,回“嘉”就是回家。
 
再次归来,“嘉园”仍是初见的模样
出镜人物:法学院2019届校友周怡妙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作为大学生新闻社的一员,周怡妙到校第一站就是这个她曾经待了四年的组织,“这里有对我帮助很大的老师们,有着我许多的美好回忆。”除了当过学生记者,她还是大学生艺术团话剧社副社长、法学院宣传中心摄影部部长,还出演过嘉庚学院毕业MV《你曾是少年》的女主角。这么丰富的大学生活,让她得到了成长。目前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的她表示:“这些经历为我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于“嘉”,周怡妙有着美好的祝愿:“希望她能够永葆年轻。当我们再次归来时,她仍是初见的模样!”
 
“嘉”对校友的人文关怀做到了极致
出镜人物:国际商务学院2013届校友王毅斌(右)和家人
 
  在学校中门“欢迎回家”的展架前,王毅斌为妻子和女儿拍下了一张照片。“想让她们认识一下我的‘嘉’。”他带着妻子和女儿逛了校园,去了自己大学期间最常去的地方——图书馆。现在在银行工作的他说:“我最难忘的是在图书馆奋斗的日夜。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对我毕业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王毅斌透露,在参观完学校之后,他的妻子对学校的印象很“嘉”,“学校对校友返校的安排很细致贴心,就连我妻子也觉得咱‘嘉’对校友的人文关怀做到了极致。”
 
希望嘉庚精神永传承
出镜人物:管理学院2016届校友李蓉蓉
 
  在得到可以返校的消息后,李蓉蓉约上了好友、国际商务学院2016届校友庄榕芳一起回“嘉”。她们去了凌云园区3号楼、陈嘉庚先生铜像、人文大楼等处打卡拍照。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李蓉蓉用收获满满来形容。“大一,我就加入了大学生新闻社,采访了应届毕业生,跟着他们去听了一场求职讲座。当时,我心里就定下了一个目标,丰富自己的简历,提高求职竞争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听过上百场讲座,还获过省级赛事二等奖。重温完自己的青春,李蓉蓉也为母校送上了真挚的祝福:“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嘉庚先生的故事,去过他的故居和陵园。嘉庚先生为教育事业散尽家财,对社会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希望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报考我们学校,把嘉庚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嘉庚学院是属于每位“嘉”人的大家庭
出镜人物:英语语言文化学院2020届校友吴定昆(左)和吴定仑(右)
 
  考上同一所大学、就读同一个专业、又都申请上香港高校研究生,吴定昆和吴定仑这对双胞胎兄弟有着太多共同的“嘉”记忆。“嘉庚学院是属于每位‘嘉’人的大家庭,回‘嘉’就像是回家。” 谈起“嘉”,兄弟俩充满了感恩之情,“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很好的老师。直到现在,我们还记得当时老师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鼓励我们去努力拼搏,实现人生价值。”他们表示,嘉庚学院为学子们提供了很好的师资和平台。这样的“嘉”让他们时常牵挂,“我们会一直关注学校的发展,时常回来看看!”
 
嘉庚学院给了我们多彩的成长空间
出镜人物:会计与金融学院2016届校友吴丹妮(右)和哥嫂
 
  “我的哥哥、丈夫和我都是嘉庚人。”吴丹妮用“有着很深的情缘”来形容自己与“嘉”的关系。上大学之前,她就从哥哥的口中了解到这所大学的美好。上大学之后,她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提升了能力,也遇上了爱情。吴丹妮学的专业是会计学,然而,毕业后她当上了语文教师。她说:“嘉庚学院给了我多彩的成长空间,让我能在毕业后有更多的选择。”这次,吴丹妮的嫂子也一起前来,“我们想带她看看‘嘉’。”吴丹妮透露,在逛完校园之后,她的嫂子羡慕极了,“因为我们学校比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更好。”
 
在“嘉”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时光
出镜人物:会计与金融学院2019届校友王伟鸿(左三)和同学
 
  同上一所高中、同考一所大学、毕业后一同返校,王伟鸿等5位校友有着深厚的情缘。回到熟悉的“嘉”后,他们骑上“小绿”穿梭于各个教学楼之间,登上至善亭俯瞰校园,到食堂感受念念不忘的“嘉”味道,到高尔夫球练习场打球……再次体验大学生活,王伟鸿直呼,“毕业后越发觉得在‘嘉’的日子是最美好的。”在银行上班的他表示,大学学到的许多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对他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他十分感谢自己的专业课老师,这次回“嘉”,还专门去看望了老师。
 
“嘉”有着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出镜人物:人文与传播学院2017届校友侯依依
 
  虽然毕业快四年了,但在泉州工作的侯依依感觉自己离“嘉”很近,不只因为地域近,更是因为心近,“‘嘉’有着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大学期间,我收获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多彩的公益活动中培养了开朗外向的性格。毕业后,老师、同学也给我了很多鼓励和支持。”这次回“嘉”,她和大学好友一起去拜访了专业老师们。她说:“我还向老师请教了一些工作上的问题,老师的建议很实用。” 
 
“嘉”是我们青春的见证
出镜人物:国际商务学院2011届校友黄珊萍(右二)和家人、同学
 
  当骑上“小绿”穿梭在熟悉的校园时,黄珊萍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刚上大学,黄珊萍就决定要出国留学,她参加了学校与外国高校的合作项目,前往英国留学。她说:“‘嘉’让我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回国后,几乎每年,她都会和同学、朋友相约回“嘉”。她说:“我们留恋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她是我们青春的见证,每次回来,我们都会再次寻找自己的青春记忆。”她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在“嘉”的每一天,把握机遇,勾画美好的未来。
 
“嘉”给了我许多前行的力量
出镜人物:人文与传播学院2020届校友王琳琳
 
  “嘉”的味道一直让王琳琳难以忘怀。她和朋友们特意去了北区食堂三楼,她说:“这里是能扫去我一天疲惫的地方。”大学是王琳琳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里,她找到了梦想的阶梯,“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教师,在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下,我成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并顺利通过了厦门市的教师招考。”王琳琳说:“我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当一名好老师。我也十分感谢母校给了我许多前行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嘉’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在“嘉”的岁月是一段难忘的奋斗时光
出镜人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届校友荀利凯(一排左四),资料图
 
  回到“嘉园”,荀利凯想起了当初在“嘉庚龙”的激情岁月。作为龙舟队队长,他参加过海峡两岸龙舟赛等20多场比赛。比赛成绩从最初的最后一名,到能进入决赛,再到第一名。对荀利凯来说,在“嘉”的岁月是一段难忘的奋斗时光,“没日没夜的练习终有收获,即使再苦再累,我们的欢乐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次回“嘉”,荀利凯和龙舟队的指导老师、龙舟队的队员们见了面。他说:“虽然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但‘嘉庚龙’的精神永存,我们的情谊也永存。”
 
在“嘉”遇上更好的自己和对的人
出镜人物: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2016届校友赵莹(左)和杨硕(右),资料图
 
  大学期间,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同学情侣。再次回“嘉”时,他们已经是一对甜蜜的小夫妻。对于赵莹和杨硕来说,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遇上更好的自己和对的人”。大三,赵莹参加了学校与日本高校的合作项目,她说:“在日本学习期间,(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和副院长雷锐生还来看望过我们。在大洋彼岸,我们也感受到‘嘉’的关心。”现为厦门航空副驾驶的杨硕则表示,在“嘉”的四年时光,为他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早点做准备。这次返校,赵莹和杨硕最大的感受是:“‘嘉’还是那样美,还是那样温馨。”他们也祝愿学校越来越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