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连俊是咱“嘉”人,他给学弟学妹送来6个“锦囊”

撰稿:校友会秘书处 乔扬  摄影:连俊供图  
2020-12-17
 
  1988年,一位妈妈为新生的儿子取名“俊”,和姓“连”组合在一起,脑海里就映现出了“一路成长,一生俊朗”的美好画面。
 
  32年后的这个冬天,连俊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荣誉的背后,是他在福建八方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的十年奋斗。
 
 
  那是用一个个“‘连’续奋战”故事组成的十年——
 
  2011年,他以工地为家,连续8个月坚守供电工程一线,架设万米高压电缆,点亮湄洲湾畔的新建港区。
 
  2015年,一个月两遇风灾,连俊与同事分别用“连续25个小时坚守”和“连续6个日夜砥砺守护”,出色完成港区设备的应急抢修任务。
 
  2017年,担任公司技术设备部副经理的连俊钻研技术,制定设备改造升级方案,仅花1万元完成了本应15万元才能实现的设备更新。
 
  事实上,以他之名命名的“连俊劳模工作室”成立至今累计已完成3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
 
  如果简单通俗地把“俊朗”看成“漂亮”之意,那么,连俊的十年奋斗堪称“连续漂亮”。这是姓名的美意,自身的努力,也和咱“嘉”有所联系——他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2010届校友,他说,母校的校训写得很好。十年来,他养成“干中学、学中练”的习惯,终在“止于至善”的引领下成长为港口技术骨干。
 
 
  “学校现在的变化应该很大吧?”电话那头的连俊说,自从2010年夏天从“嘉”毕业,因为忙于工作,他还没回过“嘉”。
 
  不过,他对最喜欢的专业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最常待的图书馆、实验室记忆犹新,“当时,去(图书馆)三四楼去得比较多,主要是找各类书籍。另外,自习室、实验室也是比较经常能见到我的地方。”
 
   当了解到学校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后,连俊直呼:“学弟学妹们太幸福了!希望他们珍惜时光,树立目标,努力、勇敢地为最美的自己拼搏。”他说,自己也期待能够回“嘉”看看,“去图书馆坐一坐”。
 
   再忆“嘉园”时光,总以“技术工”“理工男”自称的连俊变得畅谈了许多。他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亲制“锦囊”,希望可以转赠学弟学妹们——
 
  1.当你踏入这所学校之后,请把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思路抛开。
 
  2.趁着年轻,不应无所事事,要做一个目标明确、立志高远的人。
 
  3.不要轻易说放弃,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件事情。坚持下来,时间会让你切身感受到成长和进步。
 
  4.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无论何时,都要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5.多学几项技能、多交几个挚友、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拥有各种可能。
 
  6.大学阶段是每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各种影响。黄、赌、毒等恶习是永远都不能触碰的底线。
 
  连俊说,笋要长得好,就必须砍掉一部分杂枝,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吸收养分。他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嘉园”的学习时光,砍掉生活中繁复的“杂枝”,踏踏实实地学习沉淀,长出好的智慧芽苗。
 
  “不仅要把专业学好,还要利用好学校各种资源,多拓宽一些其他技能,自学能力太重要了!”连俊说,强大的自学能力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从而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
 
  十年时光,扎根湄洲湾的连俊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从青春学子成长为今天的全国劳动模范。“加油,学弟学妹们,期待着更好的你们!加油,我也要开始新的工作了,愿相见时,我们都比今天拥有更大的进步!”连俊说。
 
 
全国劳模连俊获奖感言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光荣称号是我一生的荣幸和骄傲。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们的殷殷嘱托,让人倍感温暖,让我坚定信念,朝着做一个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术工人方向继续前行。
 
  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载着这份荣耀永远在路上,继续锤炼精湛技术、练就过硬本领,以更加良好的工作姿态、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利用“连俊劳模工作室”这个平台传经送宝,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以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港口工匠,为福建港口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技术工人的一份力量。
 
 
  编辑:传媒中心 陈巧恩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