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流淌的热爱:人文与传播学院举办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暨教学成果展

撰稿&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易欣
2020-10-30
展览现场  
1/8
  
2/8
  
3/8
  
4/8
  
5/8
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子韩晶用手机和橡皮筋自制的“古琴”(人文与传播学院程鸿媛供图)  
6/8
2017广播电视学专业学子龙筱玉自制的“古琴”(人文与传播学院程鸿媛供图)  
7/8
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子洪隽在课程初期自制的“古琴”(人文与传播学院程鸿媛供图)  
8/8

  《线上教学:“摄像头+话筒”后的三种改变》《跨越时空,让所教所学所得所想与时代紧密相连》《线上实践教学利弊谈》……
 
  近日,在主楼群1号楼四楼北平台,人文与传播学院举办了“停课不停学 线上也精彩——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暨教学成果展”。13篇教学经验文章、24幅抗疫主题文艺作品、数件学生自制教具,生动再现了刚刚过去的这段非同寻常的线上教学经历。
 
  展览共分前言、教学经验、教学成果、自制教具等部分,集中展出了由该院教师撰写的线上教学经验理论文章、抗“疫”主题平面作品和部分学生自制的教具。
 
  这些经验文章涉及线上教学的课堂管理、教学技法、实训实践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全流程地反映了该学院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思考与探索。部分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其中该学院院长苏新春和教师杜晶晶合写的《线上教学:“摄像头+话筒”后的三种改变》发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
 
  “教学成果”部分既有真实反映疫情防控的摄影纪实图片,也有师生创作的抗“疫”主题平面设计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楼群1号楼教学楼六楼传统文化教室展出的一架“古琴”,出自2017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子龙筱玉之手——在上学期《古琴音乐弹奏与欣赏》的线上学习中,她在任课教师程鸿媛的指导下,用一块楔形木板、几根粗棉线,制成了一架简陋的“古琴”,借此练习指法。班上这样的“古琴”有很多架,虽然弹不出美妙的琴声,但指间流淌的是学子们对学习的热爱。
 
  这次展览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校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缩影。正如展览“前言”里所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也为创新教学模式创造了机遇,激发了广大师生携手并进、共克时艰的勇气与决心,打开了一扇后疫情时代创新教学模式的窗口。”
 
  据悉,人文与传播学院同时开通了线上展览专题,广大师生可以访问该院网站主页欣赏相关作品。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