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牛师教书自有“嘉”法

我们选取三位嘉庚学院老师,了解他们的教学经历和主张,读懂嘉庚学院严谨的一面

来源:厦门日报  撰稿:通讯员 陈巧恩 本报记者 佘峥   摄影:朱鲜艳 郑子扬 刘健宁  
2016-07-20

厦大嘉庚学院设置了教师答疑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要有3次为学生解答疑惑、每次不少于2课时。
(朱鲜艳 摄)

  文/通讯员 陈巧恩 本报记者 佘峥(除署名外)

核心提示

  学生们在问一所学校好不好,其实主要是在问:老师牛不牛?老师将决定学生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嘉庚学院的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各种专业人才,组成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充分利用厦门大学丰富的教师资源,严格挑选,聘请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形成兼职教师队伍。三是面向与学校开设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邀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员,到学校承担专业课程或开设系列讲座,形成特色教师队伍。

  今天,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位。他们的经历或许不是最牛的,但是,透过他们的一些教学主张,您或许可以看到嘉庚学院严谨的一面,而这种严谨,事实上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欢迎报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所不畏惧年轻、不拘囿传统、不机械复制、不随波逐流的大学。在福建的代码是:2052。

  嘉庚学院哪里最特别?

  春假和秋假

  厦大嘉庚学院应该是福建学校中,唯一有春假和秋假的!春假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初,秋假包含着国庆长假。

  嘉庚学院春假和秋假设计的初衷是:保持教学连贯性。2003年厦大嘉庚学院成立时,还有“五一”长假,为了避免调课给教学造成干扰,索性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时放春假和秋假。“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之后,厦大嘉庚学院的春假仍继续保留。

  春假和秋假还有一个功能,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在春假和秋假里,多数嘉庚学院的学生选择回家探亲或者旅游,有的参加社会实践。

  不过,校方强调,嘉庚学院虽然增加了春假和秋假,但学生一年的放假总量并没有变化。

  答疑制度

  在很多大学,下课后,学生是很难找到老师的,但这种情况在嘉庚学院绝对不会出现。

  厦大嘉庚学院特别设置了教师答疑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要有3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的时间,为学生解答学业与生活上的疑惑。每位老师的答疑时间都向学生公布。为此,厦大嘉庚学院特意给每位老师配备了独立办公室,方便师生交流。

  实践教学周

  在厦大嘉庚学院,紧张的期末考试之后,并不意味着一个学期的结束,还有为期两周的实践教学周。

  2008年夏天,嘉庚学院首次推出实践教学周,至今已经8年。实践周通过各种实际性的操作来让学生们活用学到的知识。譬如说,学会计和学金融的,要模拟炒股;电气专业学生要学习如何制作出一块电路板,作用是控制水池、喷泉的水位。

 

  ●人物名片:厦大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背景: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赴美留学,并获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术硕士学位。

  崔文铮:“不想要听话的学生”

  为什么来嘉庚 

  崔文铮认为,嘉庚学院不仅环境好,办学理念和他在美国读书的大学也很相近。

  他说,在这里,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认可。

  据说在美国读研究生时,崔文铮曾做过一个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表示:他天生就是个不老实的人。这个不老实体现在他喜欢挑战权威,爱提问。而这样不老实的性格映射在教学上,就是他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因此,他对自己的学生也很满意,“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听话的孩子,而是勇于有自己的想法。”

  崔文铮认为,“他们做得都很棒,将来一定比我有出息,因为他们是站在我的肩膀上的。”

  “美拍”、“脸萌”等应用软件的设计者中就有他的学生,他就是厦大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崔文铮。

  在嘉庚学院,崔文铮自称“恶名”远扬,至少艺术设计系的学生都知道。因为私底下,崔文铮是那种可以和学生一起疯的老师,学生们喊他“哥”,或是“老大”,但一到课堂,他就判若两人,立刻跟学生划了条“三八线”。

  崔文铮经常板起脸告诉学生: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我们不能越界。

  这种架势,使得第一次上他的课的学生会紧张得瑟瑟发抖。不过,崔文铮自信地说,上过几次后也就不再怕了,对他更多的是一种尊敬。

  崔文铮上课最大的特点是,不仅传授给学生设计技能,更培养他们的设计思维。他以简单的塑料为例,解释什么是设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意识。一个设计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能解决问题。比如说,科学家创造塑料,艺术家可以用塑料表达精神,而设计师在设计时如果运用到塑料,就得考虑如何尽量减少污染。”除了解决问题,设计思维还包括审美品位。崔文铮说,设计师的使命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漂亮,“我的学生毕业后最起码在审美方面不成问题”。

  不仅如此,崔文铮还认为,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次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工作。

  他说,“今天的大学,如果还只是停留在专业知识的教授,那显然是不够的。老师的性格和行为是会影响学生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做事的能力,要把传递正确的世界观放在第一位。”

  撰稿:宋宇敏 李珊珊

  【名师的建议】

  对于大学生来说,做事的态度尤其重要,“态度一旦形成是会影响一辈子的,具备良好的态度才能够有足够强悍的自学能力,在这个信息和技术都不断更新变化的时代里,强悍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

 

  ●人物名片:厦大嘉庚学院副教授

  ●背景: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经济学博士毕业

  卢晨:教经济学的“画图小王子”

  为什么来嘉庚

  我一直都觉得嘉庚是一所很不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大学里,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吧。如果要来个不怕别人拍砖的概括的话,严谨和可爱应该都是需要的吧。不过,这些或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要有一份爱心。嘉庚“以学生为中心”的爱是一种大爱,而我们作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每时每刻都沐浴在这种大爱之中并积极传播这种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有人在贴吧上问卢晨的电话,说是“担心挂科,想交流一下感情。”此人得到的回复是:“打了(电话)就真的挂了,卢晨很有个性的!”

  在嘉庚学院,没有学生敢来跟卢晨要分数,这位年轻的老师有时会呈现出人格分裂式的A、B面——他可以很轻松愉快地传授知识,但他也会很严肃地讲他的底线:成绩和分数是大家争取来的,大学教育是要教导学生积极进取,不是投机取巧。

  在厦大嘉庚学院,每学期,学生都要上网评价教师。在一所建立了严格的教师评测系统的大学里,坚持自己底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此,卢晨从不畏惧,他相信他的绝大多数学生会公正地进行评价。同时,他更坚持自己,以真才实学和高洁的品格去赢得学生的认可。在贴吧上那条索要电话的帖子下面,很快又有了新的回答:“卢晨,赞到没话说。我的意思是,他是那种真正能让你学到(东西)的好老师……”

  卢晨上课,经常要说一句话:“经济学这么严谨的学科很难让你们见到我可爱的一面。”事实上,这位老师的确有把枯燥经济学知识说得“死去活来”的本事。不过,他有时候又无比“迂腐”,譬如说,他要求学生一定要用纸和笔做笔记,卢晨说:“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过”,他不推荐学生用手机来拍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笔记。他认为,很多时候学生是不会在课后认真浏览图片的。

  他对那些试图要说服他的学生说,出门旅行之后,有多少人会花费时间认真打理旅途过程中的图片呢?而如果充满乐趣的旅途尚且不能促使你花费时间把过去的照片翻出来查看和整理归档的话,你如何确保你听完经济学课程之后,会在课后翻阅手机、复习相关知识点呢?

  他要求的课堂笔记也与众不同:要画图!他认为,经济学在本科阶段的主要教学工具其实是图形——图形本身会揭示经济学含义。卢晨的课堂,一般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把他在课堂上绘制的经济学图形再动手画一遍。

  他因此也获得了“画图小王子”的称号。当然,“画图小王子”不仅擅长画图,他的大招多着呢。譬如,布置课堂思考题并要求学生当场上交,并以此来考勤。

  【名师的建议】

  大学仅仅是人生征途的另一个新起点。不论过去的经历如何,从步入大学起,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也请记得,从大家站在这条起跑线上起,一场无形的比赛就已经开始了。要想在大学期间过得充实,个人建议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和方向,它仿佛就是赛场的终点线。时不时地用它来检视自己,是不是跑在一条正确的跑道上。

 

  ●人物名片:厦大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

  ●经历:本科毕业于马来西亚大学经济系,1984年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硕士学位。

  1974年起就职于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共任职12年,专注经济政策研究;后转至东南亚中央银行研究暨培训中心,进行外汇及资本市场研究3年。1988年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直到2009年退休。2013年9月起,受聘于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任企业管理学院院长。

  黄梅贵:改革从教师着装开始

  为什么来嘉庚

  黄梅贵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为什么来“嘉庚”?

  难道为了工资?这不太可能——黄梅贵在新加坡当兼职教师,所得的工资一点也不逊色于“嘉庚”,甚至还更多。黄梅贵上周说,除了王瑞芳,年轻的嘉庚学院让他有工作激情,他说,“我要在嘉庚学院的教育史上烙个印。”

  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嘉庚学院给了黄梅贵充分的学术自由,新建的会计与金融学院,是由黄梅贵亲自组建的班底。

  他通过校方拿到各位老师的资料,然后一个个地面试、面谈。他是为学生来挑老师,因此,黄梅贵更看重老师的科研精神,“因为学校正在转型,要教学和科研并重。另外,看积极性,看对方是否想要做事情?而不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

  黄梅贵坦言,“我在某些方面的要求可能比较高,但它们对学生是有好处的。”

  大幕还没有拉开,台下的掌声已经响起——今年4月,厦大嘉庚学院成立会计与金融学院,Ng Beoy Kui(黄梅贵)出任掌门人,这位曾经在马来西亚央行任职12年的马来西亚人,要为中国培养“管钱的人”。

  一位马来西亚人,千里迢迢来到似乎根本不可能与他有交集的嘉庚学院,中间的“媒人”是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

  黄梅贵和王瑞芳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事——在南洋理工,一门课程通常要两位老师教,一位教上半部,一位教下半部。黄梅贵和王瑞芳教的就是同一门课程:货币银行学。

  2013年,黄梅贵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到嘉庚学院讲课,用英文为国际班的学生讲授货币银行学,讲了一学期,王瑞芳就不让他走了。但黄梅贵当时已经答应马来西亚一所家乡大学的任教,王瑞芳只好勉强同意他回国,但王瑞芳立即跟他约定:2016年“嘉园”再见。今年,黄梅贵如约回到嘉庚,把太太也带来了。

  黄梅贵“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让不少人吃惊:他居然对老师的着装提出要求。譬如说,拍照时,随便穿个T恤,黄梅贵就认为“相当不合适”。

  他自己每天都穿得一丝不苟——长袖条纹衬衫,一头柔软银丝梳得整整齐齐,连牙齿都修得严丝合缝、工工整整,是那种你一眼就能从人群中认出的“会计人”。

  黄梅贵说,会计与金融学院培养的是专业人员,“他们都是要替人家把关钱的人,如果连衣着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又该如何把关钱这么重要、严肃的事?”因此,从头到脚都要体现出一种专业精神。

  这位马来西亚人已经在嘉庚学院推行一番改革,譬如说,3人一组,3位学生共同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在南洋理工,一般是五人一组。但是,中国的论文向来是独立完成,他因此遭遇不同声音。

  事实上,黄梅贵是从提高论文质量来推出新政,他认为,三人一组后,老师指导的篇数下来了,分配到各篇的精力相应就上来了。他说,与传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相比,让大学生从论文的合作过程学会团队协作,懂得沟通,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事。

  在嘉庚学院,学生有专门的实践周,但以前,大多数专业都在实践周安排模拟炒股。黄梅贵认为,这样太单一了。他开始推行按年级阶梯式进行的实践,不同年级做不同的事,譬如说,大一主要是认识社会,不管是哪个专业,都去做调研,和本专业无关也没关系;大二,学了两年的学科知识了,比如会计,可以做做报表;税务,可以报报税了。总之,黄梅贵设计的实践周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紧密地联系起理论与实践。

  【名师的建议】

  我觉得嘉庚学院除了校园很美以外,最主要的是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这才是嘉庚学院与其他高校最大的不同之处。

  如果你们选择嘉庚学院,首先我要祝贺你们做了最适宜的选择,接下来,希望你们在嘉庚学院学习期间,不要忘记来的目的,你们是来充实自己的,除了学习一种专业,更重要的是学怎样做人。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你们还要培养情商、团队精神以及专业精神、终身学习的态度。在未来的事业上,才能站得稳,才能保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