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入门书目
1.《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视觉接触》,金行征,河北美术出版社。
导读:该书汇集了大量德国在校生的项目课题作业,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柏林艺术大学学生的水平,为国内本专业在校生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本书倡导的实验性与启发式的教学在实践中总会使人顿悟,讨论式与探索性的交流在沟通中总会使人思想深化。
2.《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导读:王受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撰写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是一本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基本框架的极佳参考书目。
3.《发现设计》,(美)理查德•布坎南等,江苏美术出版社。
导读:《发现设计》反映了对日常设计不断增长的认识,它不仅将设计作为专业实践来关注,同时还将其视为一门社会、文化、哲学的科目。这本书囊括的11篇文章来自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理论、技术研究、修辞学、哲学在内的所有涉及设计研究发展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学科。
4.《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李四达,清华大学出版社。
导读:本书是一本全面论述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教材,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的总结。全书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了深入和系统化的阐述,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插图,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提示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5.《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陈绘,东南大学出版社。
导读:本书将视觉传达设计放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进行剖析,研究了视觉传达的平面表现方式、空间展示方式和影像传达方式,总结并展望了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前景,可以使读者对视觉传达设计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为今后设计的新发展、实践与创作提供一个理论探讨依据。
环境设计专业入门书目
1.《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导读:本书为环境设计的经典著作,告诉读者一个明确的道理:环境于人的意义。这是对于学习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任何人都值得一读的理念性的书籍。
2.《景园建筑学》,杨北帆、张斌,天津大学出版社。
导读:本书分别阐述了景园的产生、景园的类型、景园建筑学及景园设计的形式原则等主要内容,向人们列举了众多的实例了,以显示城市景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文化形象,是景观建筑专业人重要的参考书。
3.《室内设计哲学》,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天津大学出版社。
导读:本书是对室内设计的哲学意义上的讲述,具体地回归了我们建设室内空间的根本要义,把人当做一个哲学元素来看待,对学习的启发相当重要。
4.《城市公共艺术景观》, 鲍诗度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导读:本书以景观环境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为主体,通过对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及其与城市个性魅力的关系和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来论证建立公共艺术在景观环境中的整体意识是很关键的,对于学习环境设计的学生来说非常清晰。
5.《建筑的永恒之道》,(美)C•亚历山大,知识产权出版社。
导读:本书提出了一个关于建筑设计、建造和规划的新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成员按照他们自己的存在状态设定他们生活的世界秩序,本书意在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来替代我们目前对于建筑、建造和规划的看法,我们希望,它将逐步取代当前的思想和实践。该书是建筑环境学生们在学习前就开始认知建筑的很好的读物。
6.《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意大利)布鲁诺•赛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导读:本书内容丰富,富有深度,学术价值高,脉络清晰,系统性强,论述严谨而中肯,分析和评论深刻而客观,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该书为我国建筑师及建筑系师生提供了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对建筑师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教学参考书和必读经典书目。
产品设计专业入门书目
1.《设计调查》,李乐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导读: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设计调查的专业著作。本书作者经过七年研究和教学试用,建立了设计调查的系统方法。主要涉及工业设计、图文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设计调查的基本目的,文化与设计调查的关系,使用动机调查,生活方式调查,设计审美调查,可用性调查,用户方式需要调查,情景分析,语境分析,用户调查基本方法,效度与信度分析,如何进行访谈及设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方法,抽样方法,高档产品设计调查。第二部分包含了14份产品设计调查报告,其中有MP3、家具、电冰箱、大巴、PDA、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洗衣机、手机、小轿车、空调、复印机。 该书有助于学生了解调查对于设计的重要性和养成搜集信息的职业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设计前期调查的能力。
2.《产品设计手绘技法》,(荷)艾森、(荷)斯特尔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导读:学习手绘犹如学习写作,精彩的文章内容深刻,清晰易懂,而非仅仅华丽的辞藻堆砌。同样,手绘的技巧也有高下之分,漂亮的草图肯定会给设计加分,但草图的逻辑和严谨的设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本书精美、有效的手绘技法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引领着手绘技法发展的最新潮流,其知识结构完备、内容实用,对于初学者和提高者均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和参考价值。
3.《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导读:王受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撰写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是一本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基本框架的极佳参考书目。
4.《发现设计》,(美)理查德•布坎南等,江苏美术出版社。
导读:《发现设计》反映了对日常设计不断增长的认识,它不仅将设计作为专业实践来关注,同时还将其视为一门社会、文化、哲学的科目。这本书囊括的11篇文章来自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理论、技术研究、修辞学、哲学在内的所有涉及设计研究发展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学科。
5.《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徐伯初,人民美术出版社。
导读: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作为企业创新的系统工程和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目前正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书详尽论述了工业设计方法与程序所涵盖的知识体系,重点讲述了工业产品设计的程序、设计调查与方法、设计思维方法、设计说明与表达,以及国内外著名企业及设计公司的产品设计实际案例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体系。可以结合李乐山的《设计调查》来读。
动画专业入门书目
1.《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日)原研哉革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导读: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等于你对设计的意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近了一步。喜欢设计的人、从事设计的人以及了解设计的人希望可以读此书。
2.《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英)威廉姆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导读:该书是国际动画基础教材的第一品牌,已被全球多家动画院校列为指定教材,在国内也备受推崇,多所院校已将英文版作为内部教材使用。该书由曾获奥斯卡奖的迪斯尼著名动画导演理查德·威廉姆斯编著,深入讲解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西方经典动画的创作原则、制作规律及表现技巧,是迪斯尼动画几十年制作经验和表现技巧的系统总结。作者以动画人特有的诙谐、幽默的叙述方式,配合生动的插画图例,将动画绘制中的难点轻松化解,令人茅塞顿开。

3.《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导读:《电影艺术》第1版面世于1979年,此后历经七次修订,早已成为电影学领域公认的标尺性著作。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4.《世界动画电影大师》,薛燕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导读:该书有助于学生快速认识动画电影发展历程、重要作品及人物。
5.《动画人的生存手册:迪士尼&皮克斯故事大师讲动画剧本创作》,约翰卡尼梅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导读: 本书通过展现乔•格兰特和乔•兰福特这两位享誉世界的动画大师的艺术创作生涯,探讨了个人创造力与动画叙事之间的完美互动,揭示了迪士尼和皮克斯经典动画叙事的幕后创作故事,对每一位动画从业者或对动画有兴趣的读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