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总冠军徐佳雨:跳出盒子想问题

撰稿:学生新闻社 李蓉蓉  
2015-12-15

 

  “全国总冠军”,现在,大学外语教学部教师徐佳雨身上多了个标签。2015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徐佳雨一举夺魁,这让他一下子受到大家的关注。

  赛场上的徐佳雨思路清晰、镇定自若。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当他站在讲台上,面对来自全国的优秀教师和评委时,他的手心在冒汗。他说,比赛让他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他不仅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而且当看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受到认可时,他有信心能教给学生更多东西。

跳出思维的盒子,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除了教书,还要引导学生选择人生的方向和形成人生态度。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徐佳雨是个理想主义者,于他而言,当教师的理由很简单:“我希望可以影响人。”

  为了引发学生对人生观的讨论和思考,徐佳雨每个月都会向学生推荐几本书,然后在课上一起讨论。“书一定要读,忙不是借口,应该多看书,在书中可以找到看世界的不同角度。”他特别推荐法国文学家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并鼓励同学们要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盒子想问题),冲破固定思维,自由地思考。

  学生一边哭一边诉说雅思很难该怎么办,遇到心仪的对象要怎么追求,开店创业遇到了烦心事如何破……徐佳雨的办公室里常常有发生各种状况的学生,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和开导。他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朋友,相互了解,几乎无话不说。今年教师节他收到学生的一条祝福:“请一定要自由下去。”遇到懂得自己的学生,对徐佳雨来说,是很“妙”的一件事。

  除了教,徐佳雨也一直在学。两年前,他刚毕业来到我校任教时,曾感到压力很大。因此,他经常去听其他教师的课,揣摩怎么把课上好,并且不断地问问题。两年下来,问的问题越来越少了,他很高兴地发现:“自己成长了。”

不怕挫败,努力提升教学能力

  别看徐佳雨年轻,其实他骨子里是个很认真的人,他说:“我不是那么容易挫败的。”在距离“教学之星”大赛初赛只有十几天时,身为技术白痴的他,竟然自学了Prezi软件,完成参赛用的教学短片,最终进入复赛。

  如果说,刚开始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赛,那么到复赛阶段他就是投入100%的精力。参加复赛时,徐佳雨选了一个特别难“啃”的题目,试图用“开封犹太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理解艰涩难懂的课文,从而引发大家对种族歧视的思考。“时间紧、题目又难啃,不好做,又很想做。”还好大学外语教学部的老师都很支持他。他们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徐佳雨做了满满三张A4纸的笔记。徐佳雨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微课视频,除了内容讲解,其中还有两段实景短片。这是他和同事一起出演的,通过表演交流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主题。他坦言,“多亏了他们,要不然我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比赛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看到全国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后,我的教学思路更开阔了。”比赛的前前后后,徐佳雨都在琢磨怎样提升教学方法。他会对比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把一些好的方法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教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课程全由我把握,只要在大纲内,我是很自由的。”徐佳雨很享受教学的乐趣。他说,“创新教学方法,这种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灵活性和反馈及时的模式,还蛮好玩的”。当看到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获得肯定时,他对自己更加自信了。

独特的教学方法:一切皆是兴趣所致

  徐佳雨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抗拒,不敢开口,为了解开学生的心结,他会想很多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有个学生喜欢摄影,他就问他快门、冲洗胶卷怎么用英语表达,给他介绍国外的摄影网站;对于喜欢文学的,就推荐一些简单的英美文学作品;对于有些喜欢玩游戏的,就推荐一些英文版的游戏……每个人的兴趣各不相同,因此徐佳雨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们的喜好,他说:“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也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嘉庚的学生很活。”徐佳雨总拿自己当反面教材,告诫大家千万别像他一样,因为自己读大学时只知道泡图书馆,也没有去实习。他对嘉庚学子的创业想法赞不绝口,“我们的学生真的很有生意头脑,他们开展的厦门北站到学校的大巴接送业务,既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也满足了师生们的需要。”

  说起英语,徐佳雨会很严肃地跟你说,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大学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以后的需要打好基础,学习要多靠自己,不要太依赖老师和学校。他鼓励大家去实习、学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打造一套嘉庚学子独特的标志。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