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他们的这一年不负“芳华”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设计:传媒中心 朱鲜艳
2018-01-05


 
  这一年,当时光的列车驶过“嘉园”之际,留下的不仅是年轮的痕迹,还有“嘉”人的拼搏印记。
  这一年,他们收获满满:参加厦门会晤志愿服务,捧回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被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录,考上知名大学研究生……
  这一年,他们充满希望:离开家来到“嘉”开启大学生活,带着满满的感恩从“嘉”走向社会……
  这一年,他们快乐前行:指导学生在各项赛事活动中取得佳绩,在教研上不断探索前行,更好地将自我规划与“嘉园”的发展相结合……
  这一年,他们不负芳华。
 
 
                                     

苏昱方︱管理学院2014级学子
 
“网球王子”苏昱方:
是“嘉”提供的平台成就了我

  2017年12月17日,在2017年福建省大学生网球联赛高校组男子单打比赛的决赛中,苏昱方获得了男子单打比赛第一名。
  这是苏昱方在大学期间参加的最后一次福建省大学生网球联赛,他非常重视此次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获得男子单打第一名,他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嘉”的培养,“这里不仅有非常完备的设施,而且有优秀的教练,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棒的平台。”
 
 


陈剑平︱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学子
 
科创达人陈剑平:
等了两年终于获得全国一等奖

  2017年8月25日至9月1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选出全国一、二等奖候选队。由陈剑平和谢威斌、陈德龙组成的团队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佳绩。
  “等太久了,有点想哭”,在得知获得国赛一等奖时,陈剑平很激动,因为这个奖他已经等了两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因此,对他来说,这次是获得国赛奖项的最后一次机会。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清晰的头脑、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信心”,这是陈剑平总结的参赛经验。他的信心来源不仅是丰富的参赛经验,更来源于他的队友。陈剑平说:“他们都很给力,和他们合作很愉快。”
 
 
 

邢志远︱艺术设计系2017届校友
 
设计达人邢志远:
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志向远大”

  2017年毕业季,我校4000余名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邢志远就是其中一位。
  获过福建省第六届高校艺术设计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福建赛区一等奖、2015年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未来之星奖”……大学期间,邢志远在设计上获得了不少奖项。他的毕业设计《Concept X》更是捧回了第三届“学院派奖”全国艺术与设计大展设计类一等奖等多个大奖。
  对于设计,邢志远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志向远大”,如名字一般,根植心中。他说,毕业后,他就要开启别有一番风味的设计之旅。
 
 
 

杨辰熙︱管理学院2013级学子
 
学术达人杨辰熙:
撰写的论文被CPCI-SSH 收录

  2017年2月27日至28日,第四届教育改革与管理革新国际学术研讨会(ERMI 2017)在香港召开。杨辰熙撰写的论文被该研讨会收录,并发表在Advanc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ISSN: 2160-1070)(美国信息工程研究学会会刊)上。该论文的指导老师为管理学院教师陈日光。
  ERMI 2017由美国信息工程研究学会和新加坡管理与运动科学研究学会联合主办,主要讨论教育改革与管理革新领域的最新进展。收录在该研讨会的所有论文都可以在论文库CPCI-SSH 被检索到。
 
 
 

郑智杰︱金融学专业2007届校友
 
首届毕业生郑智杰:
“止于至善”是照亮我前进的明灯

  在2017年的校友歌会上,一曲由10位首届毕业生带来的《明天会更好》惊艳了全场。郑智杰就是这10位2007届毕业生中的一员。
  现为漳州市漳浦县新潮家私公司总经理的郑智杰,在创业路上,有着遭遇火灾、灾后重建的曲折经历。如今,他所经营的公司年营业额达1200万元。对于在创业上的成功,他说原因之一是“嘉”的影响:“止于至善”是一种融入我血液的精神,也是一盏照亮我前行的明灯,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刻在石头上的校训。
 

 

李松颖︱人文与传播学院2017级学子
 
最小新“嘉”人李松颖:
期待全面提升能力

  出生于2001年11月的河南女生李松颖是我校最小的2017级新生。
  报到时,李松颖还差70多天才满16周岁。“我并不觉得自己小,如果一定要说,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担心的话,那可能是怕因为年纪小被偏爱吧”,李松颖期待,在大学期间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嘉庚学院就是我最想走入的大学,之前还没确定被录取时,我一直提心吊胆,因为太喜欢。”到“嘉”后,李松颖这样表达对“嘉”的爱。
 
 
 

王寅韬︱音乐系2014级学子
 
“音乐才子”王寅韬:
“嘉”给了我做梦的勇气

  2017年6月,王寅韬第二次踏入里昂音乐学院,这一次,他顺利通过考核,被里昂音乐学院当代作曲专业录取了。
  王寅韬与音乐的渊源始于17岁。那时,他梦想当音乐剧演员。在考上海音乐学院失利之后,他决定重新选择专业方向——作曲。高考报考时,王寅韬第一志愿填报了“嘉”,“我在网上看了这所学校音乐系教师的介绍,觉得他们对我学作曲有帮助,我就来了。”
  当初的这一个决定,让王寅韬在四年里张开了梦想的翅膀。他说,嘉庚学院自由而开放的学习氛围让他有了“做梦”的勇气,“不管是王院长还是戴副院长都鼓励我们做‘独立’的自己,讲真,我被感染到了。”
 
 
 

吴子谦︱会计与金融学院2016级学子
 
 
厦门会晤志愿者吴子谦:
绝不是为了做志愿者而做志愿者
 
  2017年4月,吴子谦通过了厦门会晤(“金砖会议”)志愿者的院系和学校考核,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志愿服务旅程。
  在厦门会晤期间,吴子谦共上岗21小时,圆满完成了6位参会外宾的“一对一”接待工作。回顾这次的服务工作,吴子谦说,“这个夏天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志愿者之行,更是我人生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除了“金砖”志愿者,吴子谦还参加了“小绿”等志愿服务活动。他说:“我也不太记得第一次做志愿者究竟是为了什么,但绝不是为了做志愿者而做志愿者。”
 
 
 
王同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3级学子
 
 
勇敢的“嘉”人王同学:
见义勇为当证人

  1600公里,这是我校与贵州省贵阳市的空间距离,2017年3月却因一封信、一位女孩,两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女孩姓王,是人文与传播学院2013级学子,2017年年初在贵阳市进行毕业实习。一天傍晚,贵阳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起涉嫌故意伤害的刑事案件。实习下班的王同学目睹了案件全程,并将其拍了下来。她还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最终协助警方依法打击处理了犯罪嫌疑人。
  “为进一步弘扬正气,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建议贵校对王同学的事迹在全校予以通报表扬。”来自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某派出所的表扬信详细描述并由衷赞叹了这位机敏、勇敢的“嘉”人。
 
 
 

方亮︱机电工程学院首任院长
 
机电工程学院“掌门人”方亮:
和机电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一起努力
 
  2017年11月15日,我校第9个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揭牌成立,方亮教授出任首任院长。
  方亮教授是摩擦学及其材料、快速成形、新材料制备及铸造技术领域的专家,曾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担任访问学者或教授,其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他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系主任、厦门工学院院长等职。
  出任机电工程学院首任院长一职,方亮表示,“将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与机电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一道,把机电工程学院建设成同类高校中培养机械和电气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高地与办学质量优、综合实力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教学科研单位。”

 
 

连智华︱国际商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麻辣教师连智华:
做一位有温度的老师
 
  2017年5月,连智华指导的“Migrant”团队的项目获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并进入国赛(最终,获得了国赛三等奖)。
  “严师出高徒”,在指导学生比赛时,严格是连智华奉行的原则。这样的严格连智华也用在了教学和科研上。因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通宵加班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他认为,“称霸江湖无非用心二字,爱拼才会赢是不变的道理”。
  当一名“嘉”师是什么样的体验?连智华说:“嘉庚学院的学生灵活、朝气、敏感、率性。我对他们有很大的期许,不一定是成就,而是一直成长。我也一样,我想我会继续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学校一起成长。”
 
 
 

胡永红︱日语系教师
 
优秀教学奖获奖代表胡永红:
积极向上的课堂是教师幸福感的根本

  2015—2016学年,我校49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学奖表彰,15名教师获得教学竞赛表彰,43名教师获得优秀服务奖表彰,18名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表彰,124项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获得奖励。在2015-2016学年教师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胡永红作为优秀教学奖获奖代表上台发言。
  胡永红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目标出发,呼吁教师们因材施教。她说,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做朋友,了解每一个人,在讲原则的互动中,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与思想,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专注的绿色课堂,这个课堂有可能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源泉,这也是教师幸福感的根本。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