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嘉园”老师这么欢,你爱哪一款

执教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人格魅力,深受学生喜欢

来源:海西晨报 第A06版:区域动态  
2017-07-21
  “嗨,你有freestyle吗?”
 
  “有啊,儒雅的、知性的、贴心的、传奇的,你想要哪一款?”
 
  是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就是有这么一群教师,他们各有各的freestyle。但不管是哪一款style,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充满人格魅力,深受学生喜欢。
 
  本版文字 晨报记者 许蔚菡 通讯员 李珊珊
 
苏锦俊
有温度的儒雅“老夫子”
 

  “夫子”,是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在嘉庚学院,一提到“夫子”这个词,就让人想起国际商务学院的副院长苏锦俊教授。
 
  苏锦俊是台湾人,毕业于台湾中山大学财管系,获得美国德州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和台湾中山大学企管博士学位。在学生眼中,他常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说着一口软软糯糯的台湾普通话,温润儒雅,颇具老夫子风范。
 
  苏锦俊有着18年的教学经验,但其实他是70后,严格算起来,并不“老”。苏锦俊不仅没有传统印象中“老夫子”的刻板,反而,他非常时髦。在课堂上,他会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上的各种免费的财务软件来解决专业问题。他的95后学生给他的评价里不乏“擅长与学生互动”“教学方式很独特”等词句。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这一条———“是个有温度的老师”。咦,有温度?举个例子您就知道了。
 
  在讲解“货币的时间价值”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苏锦俊让他们计算父母买房时支付的房款及承担的房贷。不少学生算完后才发现,原来父母承担着这么大的经济压力。“这么一算,学生就体恤到了父母的辛苦,这比说一万句‘爸爸妈妈辛苦了’管用多了。”苏锦俊就是这样将温度融入教学,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除了在教学中这种潜移默化的亲情教育外,苏锦俊的温度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热情和关注上。因此,他经常在课余时间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聊聊日常生活、职业规划等。
 
  苏锦俊说,他很享受教学带来的成就感,在教书的同时重视育人。就像有位学生对他的评价———“因为老师的引导,我对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希望以后可以去留学深造。”想必,这就是这位“老夫子”最大的幸福感。
 
方芳
“女神老师”很调皮
 

 
  “根据婚姻法,杨过和小龙女、张起灵和吴邪,谁和谁能结婚?”“容嬷嬷扎紫薇手指是违法的,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还记得这些走红网络的神考题吗?出题人就是厦大嘉庚学院法学院的方芳老师。因为这些脑洞大开的考题,她被称为“调皮的女神老师”,走红网络。对此,方芳笑着说:“我平时喜欢追剧、看动漫。”可别小瞧她,她是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厦门大学法学博士生,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学霸。
 
  这么有趣的老师,带来的课堂上自然也是趣味横生。看,学生这么评价方芳的课堂———“教学方法活泼”“上课充满活力”。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方芳会播放一些跟当下时事热点相结合的新闻、影视剧等。她还会在课上设置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参与进来。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用这句话来形容学生对方芳的热爱再贴切不过。曾有学生坦言:“老师,我是冲着颜值选您的课。”但课程结束后,这位学生就爱上了方芳的才华,“你上课有一种精气神吸引着我,不想听都难”。方芳说,注意仪容仪表是对工作和学生的尊重,当然,“有颜值”还不行,上课得有内容,要讲方法。
 
廖瑞洁
爱流泪的钢琴“师父”
 


 
  学生琴没弹好,她心痛流泪;弹好了,她激动流泪。这位老师,是嘉庚学院音乐系的廖瑞洁。
 
  屡屡让廖瑞洁掉眼泪的学生叫江宇琦,主修钢琴专业,入学时因基础较弱弹得不好,硬生生把廖瑞洁急哭了。廖瑞洁多次给她开小灶,还带着她听大师音乐会。江宇琦也肯吃苦,每天努力练习,到了大三下学期,她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高难度的曲子都能啃下来,廖瑞洁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不禁感动落泪。
 
  像江宇琦这样的学生,廖瑞洁带过很多。从2004年来到嘉庚学院,一转眼已过了13年,廖瑞洁从“小廖老师”变成了音乐系主任助理,但她从未改变过做一名老师的初心。
 
  沈可蕾是嘉庚学院音乐系2009届校友,毕业已经8年了,但她从未忘记廖瑞洁上课的情景。“当我们遇上困难不知所措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和演示,手把手地指导,直到我们理解。”
 
  因为自小学音乐,又有留学经历,廖瑞洁深知学生在音乐这条路上求学的艰辛,也更能对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准备音乐会,她陪着练习;学生考研留学,她帮着找导师……“我和学生就像以前的师父带徒弟。徒弟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廖瑞洁说。
 
高凤强
有一抽屉奖状的传奇强哥
 

 
  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高凤强在百度贴吧上被学生奉为传奇。据说,他有满满一抽屉的奖状。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届校友乔丹洋便是高凤强的“粉丝”之一,他也是高凤强到嘉庚学院后带的第一个学生团队中的一员。在高凤强等老师的影响和帮助下,乔丹洋和团队的同学一起获得了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拿下了8项专利,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目前,他在美国留学。
 
  其实,自2012年入职以来,高凤强就带着像乔丹洋这样的学生南征北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几年下来,他带领的学生团队获得了包括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二等奖等数十项国家级、省级的奖项。
 
  喜欢带着学生做项目、参加比赛,这源于高凤强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他毕业于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曾在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高凤强深知实践对于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性,因此一来嘉庚学院,他就带着学生做各种项目,参加各种赛事。
 
  高凤强摸索出了一套竞赛与学习相互促进的培养方案,并在参与建设的嘉庚—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打造出了一支50人左右的专业研发团队。
 
  高凤强常常在课后到实验室去,和学生讨论交流,有时一抬头才发现已是晚上10点了。虽然忙,但高凤强乐在其中,“我们这个学科不进则退,要趁现在多做一些,才能走在行业的前沿。”